六个地方鸡品种遗传结构及其mhc基因的遗传变异研究

六个地方鸡品种遗传结构及其mhc基因的遗传变异研究

ID:34136268

大小:8.50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3-03

六个地方鸡品种遗传结构及其mhc基因的遗传变异研究_第1页
六个地方鸡品种遗传结构及其mhc基因的遗传变异研究_第2页
六个地方鸡品种遗传结构及其mhc基因的遗传变异研究_第3页
六个地方鸡品种遗传结构及其mhc基因的遗传变异研究_第4页
六个地方鸡品种遗传结构及其mhc基因的遗传变异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六个地方鸡品种遗传结构及其mhc基因的遗传变异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章文献综述测定了藏鸡、矮小隐性白肉鸡(低地肉鸡品种)及其杂交F1代在低海拔和高海拔环境中体重和胫长的生长数据,运用黜Chards模型拟合其生长规律。结果表明,高海拔环境会降低鸡的生长速度、拐点值、生长极限和最大日增长,延长拐点时间。藏鸡在低海拔极限体重、拐点体重和最大日增重分别为1008.3、477.9和11.69g,在高海拔分别为525.0、229.5和5.12g;分别降低了47.9%、52.0%和56.8%,但影响程度均低于低海拔品种矮小隐性白肉鸡,表现出高海拔适应性,其杂交F1代的体重生长参数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尤其在

2、高海拔环境中,极限体重、拐点体重和最大日增重杂种优势率分别达59.5%、56.8%和52.3%,是藏鸡杂交利用的良好组合。因此,将优质的平原鸡种与藏鸡杂交可提高藏鸡的生产性能,并使藏鸡的优良特性得到利用。1.1.2文昌鸡基本概况及研究进展文昌鸡产自海南省文昌市,是以文昌市地名命名的海南特色家禽品种,以其优良的肉质风味荣居海南“四大名菜’’之首,在我国及东南亚国家均享有美誉,是海南饮食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文昌市是我国著名的文化之乡、位于海南省东北部,与省会海口市毗邻,文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昌鸡是海南省地方优良肉鸡品种,以其体

3、型方圆,脚胫短细,皮薄骨酥,肉质嫩滑,肉味馥香、营养丰富,色、香、味、形、营养俱佳等特点而著称,是我国乃至世界家禽品种资源遗传基因库中的瑰宝。2006年6月,文昌鸡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国家家禽品种志品种,并成为我国23种“国宝级’’鸡品种之一【幡17】。该品种母鸡以棕褐羽、黄褐羽和黄麻羽为主,胸腹部羽毛为乳白色,尾羽和翼羽有少许黑色羽;公鸡全身为枣红色,颈羽为金黄色,尾羽为黑色,外貌体型呈现“三小两短”的特征,即头小、颈小、脚小及颈短、腿短。该鸡前躯窄胸浅、背短平、后躯发达,特别是腹部容积大,外观呈U型,黄肤、黄胫。文昌鸡的体型

4、决定了其单位体重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对高温耐受力较强,具有适应炎热气候的特征【l引。文昌鸡初生体重为28g,成年公鸡1.8kg,全净膛屠宰率为75%,母鸡1.5kg,全净膛屠宰率为70.3%,煮熟后的文昌鸡皮肤光泽发亮、薄脆、皮色米黄,肌肉结实,肌纤维细嫩滑润,骨质酥脆,骨髓香甜,肉味馥香,营养丰富全面,是人体滋补之佳品。据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测定,文昌鸡肉氨基酸的总含量67.4%,各种氨基酸含量高,说明文昌鸡营养十分丰富。肌肉脂肪含量平均为2.14%,谷氨酸含量9.36%,因此文昌鸡肉质嫩滑,肉味香甜。20世纪70年代以后,

5、海南(包括文昌)先后大量引进了红布罗、粤黄882等近十种国内外肉鸡品种,在一定程度上使文昌鸡的优良种质基因受到混杂,影响了文昌鸡的品质和声誉,严重制约文昌鸡饲养业的发展【19J。于吉英等【20】对文昌鸡产蛋规律、种蛋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文昌鸡开产后第7周前产蛋率快速上升,到开产后第7周或第8周,产蛋率到达最高峰,60%以上的产蛋率能维持15~18周,经过产蛋高峰期后,产蛋率缓慢下降,期间略有波动,说明文昌鸡六个地方鸡品种遗传结构及其^虢’基因的遗传变异研究的产蛋性能良好;文昌鸡55周龄蛋品质性状蛋重(E聊、蛋壳重(S哪、蛋

6、壳厚度(S,r)、蛋壳强度(SS)、哈氏单位(H∽、蛋形指数(SI)、蛋黄重(Ⅵ功、蛋黄颜色(YC)的测定结果平均值分别为49.00昏6.34g、320.69um、4.Olk咖In2、70.02、1.3l、16.45g、6.13。唐辉等12l】测定了文昌鸡、仙居鸡、海兰褐蛋鸡、岭南黄和艾维茵肉鸡共5个鸡种的肉质指标,结果表明:文昌鸡和仙居鸡具有中等水平的肌肉pH值、剪切力和肌内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最高,保水性最好,肌肉的脂肪酸组成最丰富(多达13种),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肌苷酸含量也最高;海兰褐蛋鸡的肌肉pH和剪切力最大,肌

7、内脂肪含量最低,脂肪酸组分有11种,肌苷酸含量接近地方鸡种;岭南黄的肌内脂肪含量、艾维茵肌肉脂肪酸C18:2和C18:3的相对含量在5个鸡种中最高,它们的脂肪酸组成一致,种类最少(8种)。耿照玉等田J对产于热带亚热带的文昌鸡若干种质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PCR.&心D技术分析了其遗传多样性,并与其它生态类型鸡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文昌母鸡羽毛以棕褐色、黄褐色和黄麻色为主,占群体80.83%;公鸡以红色、背翼部夹杂黑羽为主,占群体71.96%。(2)文昌鸡的生长速度比其它生态类型鸡种较慢,40周龄公母鸡的体重、体斜长和

8、胫长也较小,明显具有热带亚热带生态特征。(3)文昌鸡性早熟,母鸡127d产蛋率5%,182d产蛋率50%,300d产蛋量73个,平均蛋重37.6±3.2g。(4)对文昌鸡基因组DNA进行PCR-凡廿D分析,鸡群个体或群体间平均相似系数为O.6071.O.9699,表明文昌鸡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