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唱响教育的主旋律

让爱唱响教育的主旋律

ID:34136684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3

让爱唱响教育的主旋律_第1页
让爱唱响教育的主旋律_第2页
让爱唱响教育的主旋律_第3页
资源描述:

《让爱唱响教育的主旋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爱唱响教育的主旋律——读《爱的教育》有感《爱的教育》是一部伟大的爱的经典。本书通过一个小学生的日记,把师生之爱,父子之爱,同学之爱,对祖国的爱都写得感人至深,全书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戒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风格朴素,感情浓烈,展现了一幅幅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的动人画面。本书作者亚米契斯,意大利著名作家,1846年10月31日生于意大利的一个海滨城市。他从小喜爱军旅生活,16岁进入莫德纳军事学院学习,1865年毕业后成为军官,1866年积极参加了意大利第三次独立战争。1868年发表处女作《军营生活》,并

2、因此而成名。《爱的教育》被公认为是一部人生成长中的"必读书".书中小主人公安利柯是一个刚刚上四年级的学生,出生在一个生活相对富裕的知识分子家庭。他学习勤奋努力,待人诚挚友善。他的父母都是乐善好施的人,常常教导安利柯要帮助穷人和有困难的人。   安利柯的身边有着一群心地善良、充满爱心的同学。班长代洛西是个热忱的孩子,当他得知克洛西的父亲是服刑回来的人时,为了不伤同学的自尊心,他小心翼翼地保守着这个秘密。当面对克洛西的父亲的时候,代洛西真挚的话使这个曾经失足的人感到了人间的真情,鼓起重新做人的勇气。卡隆是安利柯最敬佩的同学,他具有高尚的心灵,面对被欺负的弱小者他常常会挺身相助。绅士的儿子诺

3、比斯和卖炭人的儿子贝谛为一点儿小事吵架,在开明的家长的教育引导下,两个孩子反而成了亲密的同桌。朱利亚为了帮助父亲抄写公文而累坏了身体,面对父亲的责怪和家人的不理解,朱利亚忍受了下来,并坚持帮助父亲抄写公文。当父亲终于明白儿子为何身体每况愈下,学习成绩直线滑坡时,父子俩痛哭着抱在一起。波莱科西以加倍的用功和非凡的孝心,得到了一枚奖章,他的这份荣誉令父亲幡然醒悟,从此改过自新,成为一名勤奋的好铁匠。   安利柯的老校长是一位和蔼的老人,他的儿子当志愿兵不幸牺牲后,校长常常带着学生去看路过的军队,向军旗行礼,教导孩子们要爱国。毕业时,安利柯和他的同学们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自己的老师和校长,心中

4、充满了无限敬佩与感激之情。父亲也特意带安利柯乘火车去探望自己44年前的小学老师,给他上了一堂“尊敬师长”的好课。   正如其书名所暗示的,《爱的教育》宣扬了人世间最伟大的爱,生活中处处留下爱的印记。安利柯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以及对祖国的爱,使人读起来犹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全书把“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无不包含一个“爱”字。这个生生不息的神圣字眼,虽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惊心动魄,却总让人怦然心动,甚至泪流满面,提醒人们学会用一种温暖的眼光看世界。   启迪之一:《爱的

5、教育》蕴含了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出素质教育的根基是“爱的教育”,对父母的爱、对教师的爱、对同学的爱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在全书中我们看到,家长和老师对孩子们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在道德上坚持高的标准和要求,在个性上允许孩子自由发展。《爱的教育》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它告诉我爱应该成为教育的核心。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几年的教学工作,我反省对我的学生究竟付出了多少的爱,我教会了学生多少爱,就如本书前言中所说的那样:“平日为人为父为师的态度,读了这书好像丑女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的流下了眼泪。”看了这书给了我启迪:启迪之二:爱应该成为教育的核心。马卡

6、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要“以爱为本”,把爱心像阳光般无私地撒向学生,温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凭着这种无私的爱使学生消除对他人的戒备、警惕心理,以让他们更好地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为了让学生“信其道”,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让学生“亲其师”吧?教育学生的过程是老师倾注爱付出爱的过程,这样才能真正的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爱。如果一个教师自己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没有爱的话,那么教出来的学生会有爱这份感情吗?我们很难想象,一位对学生漠不关心,冷若冰霜的老师能让学生产生想“亲近”的愿望,更别谈“信其道”了。“爱”是维系师生情感的

7、最重要的桥梁。在教学中应该如何体现关爱学生,一方面应该对学生雨露均泽,要一视同仁,不偏袒、不歧视、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另一方面要能敏锐地洞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让学生感到老师在时时关注着自己,从而让他们提高自我意识。有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自个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