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的另类解读

通货膨胀的另类解读

ID:34138811

大小:423.4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3

通货膨胀的另类解读_第1页
通货膨胀的另类解读_第2页
通货膨胀的另类解读_第3页
通货膨胀的另类解读_第4页
通货膨胀的另类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货膨胀的另类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首都经湃贸易太謦学报2012年第2期通货膨胀的另类解读:约尔格·吉多●许尔斯曼的《货币生产的伦理》陈博(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摘要:许尔斯曼继承了奥地利学派过程的、自由的经济学思想,并将其运用到货币领域的研究,对通货膨胀进行了全新视角的解读。许尔斯曼对自然货币和法令货币的产生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了法令货币是导致社会通胀盛行的根源。而通货膨胀产生的资源分配效应则会导致政府、企业与个人出现文化与道德的沦丧,其通货膨胀的伦理学考量对中国经济政策的制定意义重大。关键词:通货膨胀;自然货币;法令货币;道德中图分

2、类号:F091.3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700(2012)02—0037—06控制通货膨胀一直是各国货币当局宣称的政策目标之一。然而事实是,通货膨胀有利于新增货币的第一个拥有者——货币的生产者,在当今的货币银行体制下,也就是各国央行及其政府;其代价则是损害经济体中其他民众的利益。许尔斯曼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人的研究,他比较了自然货币与法令货币产生过程的差异及所造成的不同后果,并详细阐述了通货膨胀的根源与危害,突出了通货膨胀对社会文化及人类道德的负面影响。许尔斯曼关于通货膨胀的道德视角与传统的分析范式有极大的差

3、异,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现代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思想。《货币生产的伦理》一书的作者约尔格·吉多·许尔斯曼系法国昂热大学法律、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经济学教授,而且是美国米塞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他的研究领域包括金融市场的政治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是奥地利学派的第七代代表人物,是奥地利学派在当代的代言人之一。许尔斯曼秉承了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传统,将个人主义、主观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思想带进了货币领域,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货币理论。一、自然货币——市场过程的产物市场过程(marketprocess)是奥地利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②,而米塞斯是这一概念的

4、系统阐述者。在他的经典著作《人类行为》当中,“市场社会的交换学或经济学”⋯大约占整个著作的一半篇幅,收稿日期:2011—12—09作者简介:陈博(1981一),男,河北安国市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网络经济、博弈论、奥地利学派。①第一代:门格尔;第二代:庞巴维克、维塞尔等;第三代:米塞斯、斯特里格尔、魏斯等;第四代:哈耶克、马克鲁普等;第五代:罗斯巴德、柯兹纳、拉赫曼等;第六代:韦尔塔·德索托、萨雷诺等;第七代:伯特克、许尔斯曼等。②另外两个是主观主义和企业家精神。37内容涉及货币的作用、商业周期现象等。从

5、这点来看,市场过程的思想是米塞斯经济学体系的基础,也是他与新古典经济学之问最为重要的差别。许尔斯曼作为奥地利经济学的继承人,借助市场过程的思想详细分析了自然货币的产生、发展过程及其本质。(一)从直接交换到间接交换:自然货币的产生要想发现货币的起源和本质,就必须从没有货币的阶段开始分析。在货币出现之前,人与人之间进行的是直接的物物交换,比如张三拿自己的一个苹果去换李四的两个鸡蛋。在这样的世界中,交易规模会受到技术和双方需求的制约:交易双方必须对将要交易的物品都有直接的个人需求;无法理性分割的物品不能满足人们对交易量的要求。因此

6、,在物物交换的社会形态中,社会合作的程度很低,生产的效率也无法提高,而“货币是针对以物易物式交换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间接交换就是以交换媒介为工具进行的交换。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充当交换媒介的物品有许多种,比如牲畜、贝壳、烟草、铜、黄金、白银等,而贵金属最终之所以能够从众多物品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其自身的物理特性(稀缺、不易腐蚀、独特的外观等)。金银成为自然货币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为了各自的利益,决定在他们的交易中选择黄金和白银作为交换媒介而非其他物品。所以说,金银的历史选择并不是某种社会契约或

7、者集体讨论的结果。_2更确切地说,货币“是一种自发的、无意识的、非计划的社会发现,它不是国家发明或立法的产物”。或者说,金银作为货币是有意识的个人行为所导致的无意识的整体结果。金银在成为货币之前首先是一种具有非货币性价值的普通商品,也就是说金银必须被广泛地买卖。可以说,支付给非货币用途的价格是商品用于间接交换的现实基础。于是,货币性需求以最初的非货币性需求为基础,而货币商品的价格就包括货币性和非货币性两种成分。因此,“货币是一种可替代的、主要用于消费的东西。”(二)货币非中性在《货币生产的伦理》第三章中,许尔斯曼根据经济行为

8、的边际价值递减规律,指出“每个经济财货单位对于其所有者而言的相对重要性随着我们所控制的这种财货供给增加而下降,反之亦然。”同样,货币产量的增加就会使价值相对于获得新增货币的人而言比原来可能的价值要低。在具体的交易中表现为,财货和服务的买家愿意支付更多的货币来交换其他的财货和服务;而作为卖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