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的预习能力培养之心得

浅谈小学生的预习能力培养之心得

ID:34140006

大小:55.5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4

浅谈小学生的预习能力培养之心得_第1页
浅谈小学生的预习能力培养之心得_第2页
浅谈小学生的预习能力培养之心得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生的预习能力培养之心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生的预习能力培养之心得夏丽颖梅河口市兴华学校摘要: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也如此,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吋代的要求和教育的趋势,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我校正推行“五步十环”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教学模式的第一环节就是自学。关键词:小学生;预习能力;培养;心得;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也如此,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Z效。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和教育的趋势,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我校正推行“五步十环”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教学模式的第

2、一环节就是自学。然而我现任的教学班是我从小学一年级带过来的,在过去的三年里我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法对孩子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如今我校提出的教学改革我们班级学生并没有感到吃力或不适应。1怎样预习正古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有效的预习,使学生获益不浅。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特别是刚刚入学的i年级学生来说预习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鉴于此种情况,我在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时采用阶段性提高。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读写能力、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能力等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在工作过程中,接触了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父母、不同的孩子,并从那些成功案例的经验中受到启发。最初要

3、求学生只是知道明天将要学什么就可以,就会给予表扬,此吋孩子多是喜欢老师表扬自己的,任务还简单,所以孩子都会看一看明天要学什么。接下来就要求学生借助学习工具弄懂字意并会注音组词。再然后,要求学生读熟课文,了解作者,弄懂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在原来的基础上弄懂课文是围绕着哪儿件事来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情感?还有不懂的问题叫要记录下来。以上是怎样预习,预习是为了更好的上课。所以课上也要求学生有自学能力,例如,课上小组交流预习结果时,研讨疑问时,这也是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的过程。课后还要求学生做好复习,对于当天学的内容进行复习。要求理解背诵的就必修背诵小来,课后习题也要认真做,不会的可以查

4、找资料弄会,实在不会的可以带回学校和大家研讨,请教老师。以上所有的不是教师空喊几句口号就可以了,而是要一系列的工作的。真正起到教师的引导、指导作用。2确立预习任务,指导预习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教人以渔,于终身受用无穷。”面对FI新月异的世界,学习方法对于一个人来说,影响着其成长发展。同样,预习方法对学生学习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1创建情景,提高预习的兴趣和自觉性。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积极的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对小学生而言,如果对哪一学科感兴趣,他会持续、专心致志的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应在创设情境调动学牛预习的积极性方面下

5、功夫。例如,发现哪名同学预习新知了我们就可以在班内给予鼓励。这样其他学生也会效仿,这样一来班级内就会展现良好的气氛。2.2教给学生科学的预习方法,提高预习能力。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岀懂知识、会学习的新人。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牛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牛,让教师从唱主角的课堂模式中解脱岀来,改变我教你学的教学局面。例如,语文课的预习能力培养。(1)我们可以利用略读课文的教学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的任务。预习课文,首先要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理解课文写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字词感悟文本,体会作者。(2)学生对预习的内容有所了解,方法有所掌握时就可以独自冋到家中试着做。此

6、时教师一定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必要给予鼓励,对不足的地方加指导。2.3分成提高,因材施教。在同一个班级里,学生素质不同,他们的自学能力就不同。教师要承认他们的个体差异,不能对学困牛有偏见。教师要采用多种不同的措施,使其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课前预习是提高听课效果的前提,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得以终身学习的法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