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构成探究综述

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构成探究综述

ID:34149419

大小:67.06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04

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构成探究综述_第1页
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构成探究综述_第2页
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构成探究综述_第3页
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构成探究综述_第4页
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构成探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构成探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构成探究综述[摘要]本文围绕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综观国内的教学设计能力构成研究,一般属于教学论的研究范蔣,国内学者创造性地从跨学科视角研究教学设计,但在能力构成研究方面,我们仍缺乏一个整体性的理论体系和框架。而国际绩效、教学与培训标准局(IBSTPI)已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教学设计能力标准,并设计了一个能力的模型。[关键词]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能力[中图分类号1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6-0068-05研究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旨在帮助中小学选拔和培训教师,以及促进

2、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项目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使选拔合格的教师有据可依,培训在职教师的知识技能也有章可循。一、国内对教学设计能力构成的研究(一)研究历程20世纪80年代末,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对电教类专业人员应具备的能力进行了专门调研,提出了以“教学设计”为中心的能力体系。20世纪90年代末,该所再次接受原国家教委师范司的委托,对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能力的社会需求进行了调研,结果仍是将''教学系统设计能力”作为教育技术人员首要具备的能力o200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第一个专业能力

3、标准。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一件里程碑性的大事。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的何克抗教授对该标准的重要意义作了分析,并对它的研究和制定过程、标准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以及标准的贯彻与实施等问题作了具体阐述。2002年,王钢、乌美娜等人通过问卷调查,得出21世纪的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以“教学设计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技术能力。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的顾小清翻译了詹姆斯D.克莱因等著的《教师能力标准》。这本书关注的焦点是“怎样成为一个称职的教师”,并介绍了国际培训、绩效、教学标准委员会(IBSTPI)对教师能力标准的全新定义。从“教学设计能力”

4、的研究历程来看,“教学设计能力”最初是作为教育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之一而被提出的。但随着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以及新技术的发展,教学结构的要素发生了新的变化,技术催生了新的工具、新的教学环境、新的教师角色,以及对教师新的能力结构要求。关于教学设计能力的研究,逐渐从对教育技术人员的“教学设计能力”研究转向了对中小学学科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研究。人们也逐渐意识到“教学设计能力”应当是教师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二)能力构成的研究层级1教师能力研究对于教师能力,学界有诸多定义,国内的学者们各执一词。叶澜提出:“新型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包括理解他人和与他人

5、交往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研究的能力、信息的组织与转化能力;信息的传递能力;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的能力;接受信息的能力等。”顾小清编译的《教师能力标准》一书,详细描述了“教师能力标准”的5个能力维度(专业基础、计划与准备、教学方法与策略、评估与评价、教学管理)的18项能力以及98条绩效指标。这套“能力标准”反映了合格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标准”中的维度、能力和具体指标,所说明的教师能力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的专业能力。这套标准的编制者将能力标准界定为:“一整套使得个人可以按照专业标准的要求有效完成特定职业或工作职责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情

6、感态度。”在新型教师的能力中,叶澜教授特别强调了教师的信息处理能力,这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21世纪的教师应该适应信息化社会,不仅自己要不断接受信息,保持与时俱进,更要将信息组织、转化、并传授给学生,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教师能力。不过,她只作了横向的分析,将信息处理能力分为3个连续的步骤。如果能将信息处理能力归入一个完整的能力维度,并把每一个步骤分解成多个子能力,譬如,信息接受能力可以分为:(1)制定一个目标,并围绕该目标获得信息;(2)通过媒体资源、书本资源、人际资源等多种渠道获得信息;(3)视、听结合双向渠道获得信息等。然后,对每个具体指标作更深

7、入的分析。顾小清翻译的教师能力标准,既有横向的维度分类,又有同一能力的纵向分层,以及对各个子能力的具体说明。在制定教师能力的框架中。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2教师教学能力研究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不仅是保证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内对教学能力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内涵进行了探讨和总结,而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表1所示。由表1可见,在2005年之前,有代表性的教学能力研究中还未明确提出“教学设计能力”这一概念,而是以钻研和处理教材、编写教案、备课、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等能力代替。此后,谭咏梅、李斌等

8、人明确提出了“教学设计能力”,但主要是指教学活动实施之前的阶段。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国内研究教师的教学能力一般包含了教学设计能力,两者是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