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导入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导入

ID:34149875

大小:54.1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4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导入_第1页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导入_第2页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导入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导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导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不错,这句话无论是在生活、工作中还是在平时的学习中都深有体会,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在课堂教学中,导入这个环节,是整堂课的成败的关键。因此,每节课的课堂导入都显得十分重要。下面我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堂导入:一、巧设悬念,创建“愤”、"绯”情境学生学习新知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的情感,它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内驱力。在导入新课时,需要教者巧设悬念,精心设疑,创建“愤”、“绯”情境,使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必然促使学生自觉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使情、知交融达到最佳的状

2、态。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老师先写出一个数"621”,问学生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经过计算后,学生回答:"能!”接着老师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多位数,先自己计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后来考考老师,每个同学报一个数,看老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判断出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数不能被3整除。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似乎都想来考倒老师。但老师对学生所报的多位数都能快速准确地判断能否被3整除,学生们感到十分惊讶。接着,老师进一步质疑:“你们自己不用计算,能准确地一眼就看出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吗?”学生们一个个摇摇头,都被难住了。此时,掌握新知便成了学生

3、们最大的愿望。二、巧用旧知,营造“启”、“发”氛围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系统性强,新知是旧知的发展和深入。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同化理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教者可以把它当成联接新、旧知识的纽带和桥梁。奥苏伯尔称之为“组织先行者”。在教学“认识几分之几”时,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一段“猪八戒吃西瓜”的西游记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上遇到一位卖西瓜的老人,猪八戒谗得直流口水。老爷爷说:“你们要吃西瓜可以,我先得考考你们”。他拿出一个西瓜问:“一个西瓜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悟空和八戒回答说:“半个”。那么半个用一个数表示怎么写呢?这下便难住了悟

4、空和八戒。这里利用学生们喜爱的西游记故事,很自然地从整数除法向认识分数过渡,利用旧知做铺垫,过渡到新知。真正做到了"启”而能"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三、巧借道具,构建“愉”、“悦”情感学生学习新知总是在一定的情感中进行的。新授前,教者应构建“愉”、“悦”的教学情感,使学生在一节课开始,就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陶冶。而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熟悉的事物、图画等教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数学能力。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先出示红领巾、五角星、学校的多边形花池等实物图,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来寻找角。在教学

5、“比的意义”时,正值澳门回归前夕。老师出示一面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满怀激情地说:''同学们,今年12月20日澳门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了。这是一面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它的长是3分米,宽是2分米”。然后再引出比的意义。这里,既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师生共同营造出无比自豪的“愉悦”氛围,同时,美丽的区旗也使学生受了艺术美的熏陶。当然,新课的导人方式很多,如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听音乐,简单的一个设问,普通的一声问候,甚至一句无声的体态语。总之,这一切都要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为学生学习新知创造一个愉悅、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