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及矫治策略 毕业论文

谈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及矫治策略 毕业论文

ID:341516

大小:5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07-25

谈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及矫治策略  毕业论文_第1页
谈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及矫治策略  毕业论文_第2页
谈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及矫治策略  毕业论文_第3页
谈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及矫治策略  毕业论文_第4页
谈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及矫治策略  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及矫治策略 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名称:包头广播电视大学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学号:1115001401313专业:小学教育入学时间:2011年3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小学教育专业专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谈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及矫治策略10论文提纲一、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1.学校教育的失误2.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3.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二、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1.在学校的不良生活习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在家庭的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3.在社会的不良行为习惯三、纠正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对策1.学校对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治策略2.家庭对小学

2、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治策略3.社会对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治策略10谈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及矫治策略【摘要】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学校德育教育逐步淡化,在小学生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习惯。在对学生和家长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认真地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提出了矫正的措施。【关键词】不良行为习惯 成因 矫正 措施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已明显提高。人民精神文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丰富的社会信息来源,也大大促进了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但与此同

3、时,在少年儿童中,也普遍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好吃懒惰、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良心理倾向。在学校中,学校德育教育逐步淡化,教育形式单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个体特征和情感体验。学生受到考试分数的压力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常常可以看到“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他们进入社会无所适从,甚至产生心理错位和变态。一、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1.学校教育的失误10学校和家庭教育价值取向的背离,我国中小学校十分重视学生德育,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和习惯培养,希望把每个孩子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但是

4、,由于多年来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升学竞争和考试压力的环境影响,广大家长虽然懂得孩子的德育和行为习惯教育重要,但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把主要精力投放到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因为学习成绩直接影响孩子能否上好的初中、高中和大学,所以家长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孩子成绩,只要成绩提高了,其他方面都可以忽略。长此以往,忽视了孩子习惯的养成。这种家校教育价值的背接影响了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这已为人们公认,但并非所有的学校教育都对学生起积极作用,如教育方法的失误,对学生评价的不公,师爱的偏向等都人为地给学生的心

5、理健康带来影响。据研究,在学生心理障碍的形成中,师生关系冷淡和学生对考试的焦虑构成了学校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核心。一个在师生关系和集体中经常受到冷落、否定和排斥的人,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卑心理和对立情绪。一个生活在追求升学率和考试成绩好坏的学习环境中的学生,心理必然会产生较多的认识障碍、情感障碍甚至行为问题。在他们的意识中就会出现偏离集体的倾向,在行为上就会出现失控的现象。如在2012年的高考中,就有一名女生用极端行为表达自己的不满,她除了语文作文外,其它各科皆交白卷,她在语文作文中抨击了当前的教育和考试制度。有的学生

6、最终发展成具有“粗野情感和厚脸皮性格的人”,甚至会以各种反常的行为与班集体抗衡,少数的学生就会到社会上寻找自己的“位置”,这也是发展的必然。2.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学校和家长之间缺乏密切合作,学校每个学年度和每个学期都要制定和实施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然而这一切几乎都没有家长的直接参与,广大家长不了解学校的工作计划,不清楚学校的工作重点。学校老师不清楚孩子离开校园以后的表现,家长也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状况。学校的教育要求往往得不到家长的监督和支持,家长有时也得不到学校老师的家庭教育指导,双方缺乏机密的交流与合作

7、,导致学生教育和培养的实效性差。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养成的家庭成因有以下几点:(1)孩子缺乏父爱或母爱,据四十八中小学对在校学生调查显示:父母每天与孩子交流时间不到15分钟的占26.5%,15~30分钟的占46.9%,30~60分钟的占17.8%,60分钟以上的占8.8%。这样,父母在生活上、学习上很难给予孩子应有的关爱和指导,家庭缺乏亲情感。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没有正确指引他的倾诉对象,很容易走弯路,甚至走上歧途。家庭残缺是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与父母住在一起的占44.2%,单亲的占28.6%,与爷爷奶

8、奶或外公外婆住的占22.3%,与亲戚、朋友住的占4.9%,不完整的家庭占了55.8%。这些离异、配偶一方死亡造成单亲家庭,以及父母关系不好、婚外情、夫妻分居而形成的“隐性”10残缺家庭,对学生的成长有巨大的副作用,处理不当的话,这样的家庭既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伤害,又使孩子的家庭教育存在严重缺陷。生活在缺乏亲情感家庭的孩子和由父亲或母亲单独抚养的孩子,比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