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建筑彩画特点及内探析

孔庙建筑彩画特点及内探析

ID:34159558

大小:59.2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4

孔庙建筑彩画特点及内探析_第1页
孔庙建筑彩画特点及内探析_第2页
孔庙建筑彩画特点及内探析_第3页
孔庙建筑彩画特点及内探析_第4页
孔庙建筑彩画特点及内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庙建筑彩画特点及内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孔庙建筑彩画特点及内探析【摘要】在中国建筑艺术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建筑彩画是辉煌绚丽的中国古建筑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以各地孔庙为列,分析中国彩画的起源、成型、变化等诸多因素,对各个时期,不同地区的彩画发展特点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并进一步挖掘了彩画所体现出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关键词】建筑彩画孔庙形制一、彩画的产生及发展1、彩画的产生彩画与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绘画不同,作为建筑装饰手段,彩画是依附于建筑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早期油饰彩画主要以下做用:掩盖木质表面缺陷,使其美观;保护木材不受自然因素的的

2、侵蚀。早期彩画作用带有明显的实用性。2、彩画的发展多种矿物质颜料的发现和绘画艺术的发展促使了中国建筑彩画发展。施涂彩画的颜料不断丰富,是建筑彩画由简单到复杂,由比较粗犷到比较精细的物质基础。而绘画艺术的发展,则是推动了彩画的发展决定性力量。就彩画纹式特征看,它的来源有以下几点:(1)中国固有的华夏民族的传统纹式概念,如龙、凤、寿、饕餐纹。(2)外来文化的影响,如:随着佛教传入,把古印度及相邻国度的绘画技法自然带进来,并很快与中国自己本民族的绘画技法融合。还有清代,西方郎世宁、王致诚等画师们将西方的光影

3、画法带入了中国,影响了一部分彩画匠人。用中国画“三远”的构图法则,和西方的明、暗、光影、色彩相结合,使物象既具质感、立体感,又富有笔墨韵味。二、孔庙建筑群及彩画1、各地特色孔庙孔庙又称"文庙”,是祭祀孔子的祠庙。据了解,全世界约2000多座孔庙,中国国内1600多座,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1座。在中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当推山东曲阜的孔庙和北京国子监内的孔庙。前者是孔子的故乡、是家族为纪念和祭祀他而修建的。据称始建于公元前478年,最初仅“庙屋三间”,后来经过历代的不断兴建,发展成为拥有各种建筑

4、100余座,460余间,占地面积约95000平方米的庞大建筑,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2、孔庙彩画特点孔庙现存彩画中,以清代彩画居多,作为传统建筑彩画艺术发展的成熟时期,清代的彩画不但传承了以往各朝各代中彩画艺术的精华,其本身也在不断的创新,发展中完善自身。该时期彩画的种类、题材繁多,纹样精美,各种形制严谨细致。作为一种工艺美术与建筑装饰相结合的建筑装饰艺术,蕴含了工匠们丰富的色彩学经验和深邃的人文智慧。三、地域孔庙建筑彩画对比同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类似,传统建筑彩画亦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因不同的地区的

5、气候、政治、人文等诸多因素的差别,其彩画在用色、图案选材以及施画位置等方面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也正是这种差异性,使得彩画艺术表现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2、表现形式北方官式彩画以青绿为主色调,上青下绿。清代中期后,西方工业化带来西洋颜料快速发展,大量出口我国,彩画在颜料上更为丰富。中国传统颜料(花青、腾黄、红土子、烟子、石青、石绿、朱砂、铅丹)、西洋颜料(巴黎绿、鸡牌绿)两种颜料并存,红,黄、蓝、绿等鲜明的色彩在彩画中成为备受喜爱的颜色,它们给建筑物增添了明快和鲜亮的色彩。曲阜孔庙及北京国子监内孔庙

6、中旋子彩画主要的颜色是蓝绿两色,而用墨白金三色来点缀。闽南庙宇内木构架,绘以彩画,闽谚称“红宫乌祖厝”,宫指庙宇,祖厝指祠堂、家庙。宗祠的梁架大多以黑色为主色调,局部红色,或者以红色调为主,局部黑色,闽南油漆作的行话是“红黑路”,台湾闽南派匠师称之为“漆黑红”。一般的规则是"见底就红”,即梁架及大木构件以黑色为主,底面涂红,侧面涂黑。四、孔庙彩画的文化内涵孔庙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历代帝王无不尊孔、祭孔,并尊称他为"至圣”、“万世师表”,将其思想作为的教化人民,维护其统治的政治工具。其建筑形式具有明显

7、的时代特征,极具代表意义。1、政治寓意自从萧何给汉高祖营建壮丽的未央宫,“以重天子之威”之后,统治阶级就学会了用建筑物来做政治工具。至元代“非巨丽无以显尊严,非雄壮无以威天下”这种建筑指导思想更是极大的刺激了建筑装饰文化的蓬勃发展。2、图腾崇拜龙同中华民族文化一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前朝的一片一片绘龙纹大约可分为二类自古帝王多以龙种自居,而民间加深,所以上频较长博中商周时期龙纹是百姓则将龙当作喜庆吉祥的化身和播云降。朵云也由过去物博显直且分叉,比雨的神灵。龙的形象自在商代形成后也开显得锋利刚劲。焰纹

8、、朵云、花卉等始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五爪为龙,四爪为蟒”的说法形成于清代,主要作为皇帝与下臣服装上纹饰的差别,皇帝穿“龙袍”,其它皇族和下臣穿“蟒袍”。3、吉祥寓意中国文化从古至今在追求吉祥幸福方面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反应在建筑方面,则主要以装饰图案来表达吉祥的寓意。各种富有喜庆意味的图案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种文化发展至明清时期,已经达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其寓意手法也越发多种多样起来,把几种自然界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寓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