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办法

贵州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办法

ID:34167339

大小:277.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04

贵州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办法_第1页
贵州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办法_第2页
贵州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办法_第3页
贵州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办法_第4页
贵州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办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贵州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附件1贵州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乙级资质认可条件一、机构条件(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二)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400万元以上。(三)申报单位在申报资质当地应有固定的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所需的工作场所。工作场所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其中,职业卫生检测实验室使用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档案室使用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四)有健全的部门、内部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岗位设置合理,职责明确。(五)职业卫生检测实验室取得省级及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颁发的计量认证证书。二、人员要求(一)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以及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

2、文件。(二)专职技术负责人和质量控制负责人应当熟悉本专业业务,不得外聘,具有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3年以上,并经培训合格。(三)申请第一类业务范围的,应当具有不少于20名经培训合格的专职技术人员(须与技术服务机构签订劳动合同,并12建立人事档案),专职技术人员的构成应当满足下列条件:1、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4名;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0%。2、具有职业卫生检测人员不少于8名,且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名。3、具有职业卫生评价人员不少于8名,且高级

3、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2名。4、具有职业卫生工程技术人员不少于2名(其中通风相关专业人员不少于1名),且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名。5、具有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不少于2名,且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名。6、具有满足所申请业务范围专业要求的工程技术人员,且每项专业不少于1名。(四)申请第二类业务范围的,应当具有不少于8名经培训合格的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专职技术人员(须与技术服务机构签订劳动合同,并建立人事档案)。专职技术人员的构成应当满足下列条件:1、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名;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相关专业大

4、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0%。2、具有相关专业工作经历的放射卫生相关专业人员不少于2名。3、具有满足所申请业务范围专业要求的工程技术人员,且每项专业不少于1名。12三、实验室及仪器设备配置要求(一)具有所申请的技术服务项目所必需的仪器设备(见附录Ⅰ和附录Ⅲ)。(二)仪器设备的种类、数量、性能、量程、精度应当满足申报检测项目、物质种类的工作的需要,且运行良好。(三)仪器设备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并贴有检定或校验标识。无计量检定规程的仪器设备,应当有自行编制的校验和检验方法并进行定期校验。仪器设备应当有完整的操作规程。(

5、四)标准物质、标准溶液及化学试剂的配制标识与使用记录符合要求。(五)检测实验室布局合理,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检测仪器放置合理,便于操作。实验室应当配有必要的防污染、防火、控制进入等安全措施。(六)凡是检测方法或检测仪器有要求的,应当按要求对检测场所的温度、湿度和放射性本底等环境条件进行有效、准确的测量并记录。(七)为检测样品建立唯一识别系统和状态标识。编制有关样品采集、接收、流转、保存和安全处置的书面程序。(八)放射性检测场所,符合放射卫生有关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要求。有使用放射性标准源或有证标准物质控制检测质量的措施。有参与实验室间检测能力验证

6、活动的纪录。12放射性样品与其他样品分开存放,专人保管。废弃的放射性样品和其他放射性废物按有关规定处理。处理开放型放射性同位素的实验室具有通风设备,地面、实验台便于去除放射性污染。(九)职业卫生检测实验室不许建在或租赁在居民生活区或住宅小区内。四、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能力(一)具备与申报项目相关的检测与评价的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工作,并解决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技术问题。(二)具有所申请技术服务项目所必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能力(见附录Ⅱ和附录Ⅳ),其中,化学因素重点检测项目不少于32项,物理因素重点检测项目不少于6项;放

7、射卫生重点检测项目不少于6项。(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应当采用国际、国家、行业检测方法标准,国际、国家行业无标准的采用地方规定的方法或标准,采用非标方法,应当进行方法比对或验证,编写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并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四)样品检测的原始记录、检测报告按照各自规定要求书写、打印、审核、签章、发送和保存。(五)独立完成盲样考核,且考核合格。(六)原始记录规范、清晰、完整、可溯源,现场样品留样完整、可溯源,并按规定的时间保存、备查。(七)具备一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基础,申报的每个检测项目完成至少2份检测报告(或检测记录)。五、建设项

8、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能力12(一)评价报告书写规范、内容全面、结论正确;评价过程管理符合逻辑和有关要求;原始记录准确、完整、可溯源。(二)具备一定范围的职业病危害评价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