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固体比热容的测量

实验六固体比热容的测量

ID:34167482

大小:16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4

实验六固体比热容的测量_第1页
实验六固体比热容的测量_第2页
实验六固体比热容的测量_第3页
实验六固体比热容的测量_第4页
资源描述:

《实验六固体比热容的测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验六固体比热容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基本的量热方法——混合法;2、测定金属的比热容;3、学习一种修正散热的方法。二、实验仪器量热器、温度计(0.00-50.000C和0.0-100.00C各一支)、物理天平、待测金属粒、冰、停表、加热器、量筒等。三、实验原理1、混合法测比热容依据热平衡原理,温度不同的物体混合后,热量将由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如果在混合过程中和外界无热量交换,最后达到均匀稳定的平衡温度。根据能量守恒定律,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就应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即:本实验即根据热平衡原理用

2、混合法测定固体的比热。设量热器(包括搅拌器和温度计插入水中部分)的热容为C,实验时,量热器内先盛以质量为,温度为的冷水,之后,把加热到温度为质量为的待测金属块投入量热器中,经过热交换后,水量热器与金属块达到共同的末温,依热平衡方程有:(1)即(2)量热器的热容C可以根据其质量和比热容算出。设量热器筒和搅拌器由相同的物质制成,其质量为,比热容为,则(3)式中为温度计插入水中部分的热容。的值可由下式求出:式中V为温度计插入水中部分的体积。表示以J·0C-1为单位时的数值,而表示V以cm3为单位时的数值。

3、1、系统误差的修正上述讨论是在假定量热器与外界没有热交换时的结论。实际上只要有温度差异就必然会有热交换存在,因此实验结果总是存在系统误差,有时甚至很大,以至无法得到正确结果。所以,校正系统误差是量热学实验中很突出的问题。为此可采取如下措施:1)要尽量减少与外界的热量交换,使系统近似孤立体系。此外,量热器不要放在电炉旁和太阳光下,实验也不要在空气流通太快的地方进行。2)采取补偿措施,就是在被测物体放入量热器之前,先使量热器与水的初始温度低于室温,但避免在两热器外生成凝结水滴。先估算,使初始温度与室温的

4、温差与混合后末温高出室温的温度大体相等。这样混合前量热器从外界吸热与混合后向外界放热大体相等,极大地降低了系统误差。3)缩短操作时间,将被测物体从沸水中取出,然后倒入量热器筒中并盖好的整个过程,动作要快而不乱,减少热量的损失。4)严防有水附着在量热筒外面,以免水蒸发时带走过多的热量。5)沸点的校正。在实验中,我们是取水的沸点为被测物体加热后的温度,但压强不同,水的沸点也有所不同。为此需用大气压强计测出当时的气压,再由气压与沸点的关系通过查表查出沸点的温度。采取以上措施后,散热的影响仍难以完全避免。被

5、测物体放入量热器后,水温达到最高温度前,整个系统还会向外散热。所以理论上的末温是无法得到的。这就需要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修正:在被测物体放入量热器前4-5min就开始测度量热器中水的温度,每隔1min读一次。当被测物体放入后,温度迅速上升,此时应每隔0.5min测读一次。直到升温停止后,温度由最高温度均匀下降时,恢复每分钟记一次温度,直到第15min截止。由实验数据作出温度和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1所示。图1温度和时间的关系曲线为了推出公式(2)中水的初温度和末温,在图1中,对应于室温在曲线上之O点作一

6、垂直与横轴的直线。然后将曲线上升部分AE及下降部分FD延长,与此垂线分别相交于B点和C点,这两个交点的温度坐标可看成是理想情况下的T1和T2,即相当于热交换无限快时水的初温与末温。一、实验内容与步骤1、称出质量为的金属粒,放入加热器中隔水加热。在沸水中至少15min,才可认为金属粒与水同温。水沸腾后测出大气压强P。2、在金属粒加热的同时,称出量热器内筒及搅拌器质量,然后倒入适量的水,并加入冰屑使水温降低到室温下(注意:不能使筒外表有水凝结),称出总质量,求出水的质量。3、在倒入金属粒前,一面用棒轻轻

7、搅动,一面每隔一分钟测一次水温,计时5分钟后将加热好的金属粒迅速而准确地倒入量热器内(注意:不能使量热器中水溅出,又切勿碰到温度计),立即将盖盖好并继续搅拌,同时,每隔半分钟测一次水温。至水温均匀下降,每隔一分钟测一次水温,连续10min左右为止。4、用排水法将温度计浸没于水下的体积在小量筒中测得。先将水注入小量筒中,记下其体积,然后将温度计插入水中,使温度计插入水中的体积与在量热筒中没入水中的体积相同(以从量热筒中取出温度计上水印为准),读出液面升高后的体积,则温度计插入量热筒水中的体积为:(注意

8、:实验中温度计中的水银泡一定要没入水中,但又不能碰到锌粒)。5、查表得到实验气压条件下水的沸点,即作为金属粒加热后的温度。6、作温度-时间曲线,求出和,即公式(2)中水的初温度和末温。五、数据记录及处理自拟表格记录测量的有关数据。根据公式(2)求出金属粒的比热,并和其标准比热比较,求出相对误差。六、思考题:1.混合量热法的原理是什么?它的基本实验条件是什么?如何保证?2.实验中质量称衡采用了精度较低的物理天平,为什么测量温度却采用了分度值为0.10C的精密水银温度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