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典型草原栗钙土和灰漠土腐殖质组分垂直分布规律研究

伊犁典型草原栗钙土和灰漠土腐殖质组分垂直分布规律研究

ID:34171822

大小:3.79 MB

页数:79页

时间:2019-03-04

伊犁典型草原栗钙土和灰漠土腐殖质组分垂直分布规律研究_第1页
伊犁典型草原栗钙土和灰漠土腐殖质组分垂直分布规律研究_第2页
伊犁典型草原栗钙土和灰漠土腐殖质组分垂直分布规律研究_第3页
伊犁典型草原栗钙土和灰漠土腐殖质组分垂直分布规律研究_第4页
伊犁典型草原栗钙土和灰漠土腐殖质组分垂直分布规律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伊犁典型草原栗钙土和灰漠土腐殖质组分垂直分布规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S154.1学校代码:10758密级:公开学号:1034020140硕士学位论文伊犁典型草原栗钙土和灰漠土腐殖质组分垂直分布规律研究TheresearchontheverticaldistributionofYilitypicalgrasslandchestnutanddesertgreysoilhumusconstituent研究生姓名阿依努尔·卡吾拉洪导师姓名及职称艾克拜尔·伊拉洪教授学位门类级别农学硕士专业名称土壤学研究方向土壤生态所在学院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二○一三年六月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

2、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新疆农业大学或其他教育单位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名:时间:年月日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新疆农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新疆农业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新疆农业大学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

3、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研究生签名:时间:年月日导师签名:时间:年月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新疆典型草原土壤腐殖质金属离子配合物种类、形成机制和生物有效性(项目编号:40861010)。课题主持人:艾克拜尔·伊拉洪教授(新疆农业大学)伊犁典型草原栗钙土和灰漠土腐殖质组分垂直分布规律研究摘要腐殖质是分子结构十分复杂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带有多种活性功能团,是多相和多分散性物质,它是土壤有机质中的主要吸附中心,一直受到各国学者的普遍重视。本研究主要用В.В.Пономарёвa和.А.Плотниковa法改良法测定土壤腐殖质金属离子复合体,复合体中不同组分。有机碳采用丘林法来测定,其中采用

4、0.1mol/LNaOH提取游离松结合态腐殖质;脱钙后用0.1mol/LNaOH液提取稳结合态腐殖质;脱钙后用0.02mol/LNaOH液提取紧结合态腐殖质。本文通过以上方法把栗钙土和灰漠土腐殖质详分成8个组,即胡敏酸分成三组、富啡酸分成四组和胡敏素等,目的主要探索这几个组分对土壤养分的提供和保护土壤生态环境的作用。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伊犁草原栗钙土和灰漠土的有机碳总量、腐殖酸总碳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无论是哪个海拔高度土壤腐殖质粘土矿物复合体组分是以胡敏酸粘土矿物为主,而富啡酸粘土矿物复合体含量比胡敏酸粘土矿物低,这可能是腐殖酸的溶解性不同所引起的。按剖面来看,栗钙土和灰

5、漠土腐殖质总碳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栗钙土中腐殖酸类型是,高海拔处及剖面上层以富啡酸-胡敏酸型为主,HA/HF>1,而低海拔处及剖面下层以胡敏酸富-啡酸型为主,HA/HF<1。灰漠土中腐殖酸类型是以胡敏酸-富啡酸型为主,HA/HF<1。2+2+(2)草原栗钙土和灰漠土的HA-Zn和HA-Fe络合稳定常数和配位数随着pH的增加而增2+2+高。HA-Fe络合稳定性比HA-Zn强。(3)草原栗钙土不同剖面的光密度不同。松结合态、稳结合态、紧结合态胡敏酸的光密度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而减少,栗钙土光密度比值分别为3.61~4.21、1.67~3.53、1.00~4.32;灰漠土不同的层次的光密度不

6、同,松结合态和紧结合态胡敏酸的光密度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而增大,光密度比值为0.29~0.58、3.02~3.46。稳结合态胡敏酸的光密度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而减少,光密度比值为5.38~1.40.(4)伊犁典型草原栗钙土和灰漠土红外光谱实验结果可得知,胡敏酸的红外光谱主要的吸收-1带均为3400、2925、1720、1620、1450、1400、1230cm等。在0~20、20~40和40~60cm土层-1中的胡敏酸均有2000-3700cm的吸收峰,占总吸收峰的30-45%。这说明都有游离羟基、水合羟基、氢键结合羟基、吉马图郎酸、芳香族C=C和脂肪族烷烃、CH、CH2、CH3、伸缩和I-O-C

7、H3(2930-2950)。(5)核磁共振波谱法研究液态HA和FA、固态腐殖质(包括HA)和原位土壤。核磁共振研-1究结果表明,栗钙土和灰漠土在0~20、20~40、40~60cm土层的核磁共振化学位移(g·kg)大都均为在0-8左右。主要集中在0.3~3.0左右,主要以在脂肪组链上的质子,是直接与C=O,复杂的醚基,COOR基等为主。在3.3至5.0之间与氧或杂质子(糖类HCO,甲氧基,胺,微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