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额闭壳龟和平顶闭壳龟求偶行为及模拟巢捕食研究

黄额闭壳龟和平顶闭壳龟求偶行为及模拟巢捕食研究

ID:34174554

大小:5.11 MB

页数:81页

时间:2019-03-04

黄额闭壳龟和平顶闭壳龟求偶行为及模拟巢捕食研究_第1页
黄额闭壳龟和平顶闭壳龟求偶行为及模拟巢捕食研究_第2页
黄额闭壳龟和平顶闭壳龟求偶行为及模拟巢捕食研究_第3页
黄额闭壳龟和平顶闭壳龟求偶行为及模拟巢捕食研究_第4页
黄额闭壳龟和平顶闭壳龟求偶行为及模拟巢捕食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额闭壳龟和平顶闭壳龟求偶行为及模拟巢捕食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学校代码:11658学号:2011207100204分类号:Q958.1密级:无硕士学位论文黄额闭壳龟和平顶闭壳龟求偶行为及模拟巢捕食研究作者姓名李敏学科专业动物学研究方向动物生态学史海涛教授指导教师汪继超副教授申请学位类别理学提交日期2014年万方数据StudyoncourtshipbehaviorandsimulationnestpredationofCuoragalbinifronsandC.mouhotiiADissertationSubmittedfortheDegreeofMaster

2、Candidate:MinLiSupervisor:Prof.HaitaoShiProf.JichaoWangHainanNormalUniversityHaikou,China万方数据I万方数据摘要濒危物种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问题之一,而物种种群的存活与延续与其繁殖直接相关。我国是闭壳龟属(Cuora)物种最丰富的国家,现存闭壳龟属9个种在我国均有分布,其中5个种为我国特有。黄额闭壳龟(C.galbinifrons)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物种,平顶闭壳龟(C.mouhotii)被列

3、为濒危等级,而关于两种闭壳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态分类、地理分布等方面,其繁殖的相关研究较少。2013年3月至9月我们采用设置人工巢和行为取样法在海南吊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别从求偶行为及巢捕食两个方面对两种闭壳龟的繁殖进行研究,以期为两种闭壳龟类的保护提供基础数据。利用摄像机对人工模拟生境中两种闭壳龟的求偶交配行为进行记录。共录制196次求偶行为,其中黄额闭壳龟60次,平顶闭壳龟136次。分析发现黄额闭壳龟和平顶闭壳龟共有8中相似的求偶行为。两种龟都主要通过“接近(AP)→嗅觉信号传递(SI)/触觉信号

4、传递(FD)→爬跨(MO)→调整(AO)→交配(CO)”完成其交配行为。黄额闭壳龟和平顶闭壳龟相似的求偶行为和行为序列可能是导致这两种闭壳龟在野外发生杂交的原因之一。实验中,共收集到黄额闭壳龟卵28枚卵(22巢),平顶闭壳龟卵120枚(68巢)。经统计,黄额闭壳龟和平顶闭壳龟的产卵时间都主要集中6月和7月。黄额闭壳龟的卵长、卵宽及卵重皆显著大于平顶闭壳龟(P<0.01),而平顶闭壳龟的窝卵数显著大于黄额闭壳龟(P<0.01)。由此,推测黄额闭壳龟可能采用产较大的卵以提高其繁殖成效,而平顶闭壳龟可能采用产较

5、多的卵以提高其繁殖成效。经孵化,黄额闭壳龟的孵化率为0%,平顶闭壳龟孵化率为3.39%(4/118)。孵化设备不完善及环境温度较高可能是导致本次实验孵化率较低的一个原因。根据黄额闭壳龟巢址选择特性和巢穴特征,用红耳龟(Trachemysscriptaelegans)的卵作为替代,进行人工模拟龟巢卵被捕食状况的研究,从而了解该区域两种闭壳龟巢捕食者的类型、巢捕食率及对其繁殖成效的影响。本研究分别根据不同林型及区域和不同受精率设置人工巢,同时在巢周围架设自动红外照相机,监测巢捕食者。根据自动红外相机拍摄的照片

6、及被捕巢留下的痕迹,小型兽类和蚂蚁为主要捕食者,其中小型兽类主要为针毛鼠(Niviventerfulvescens)和树鼩(Tupaiabelangeri)。根据不同林型及区域,分别在人工林、次生林和原生林内共设置人工巢120个,每巢埋卵2枚。结果显示:66.7%(80/120)的人工巢被破坏,其中次生林和原生林的人工巢被捕食率均为62.5%,I万方数据人工林中的被捕食率为72.5%,人工林的捕食率高于次生林和原生林但差异不显著(P>0.05,n=40)。根据不同林型中红外相机拍摄的照片,人工林以针毛鼠为

7、主,原生林以树鼩为主,而在次生林中两种都有发现。针毛鼠是我国常见的一种野鼠,多在人工林中活动,这可能是导致人工林巢捕食率较高的原因。而在同一林型的不同区域之间的比较中,三种林型皆显示林中区域人工巢的被捕食率高于林缘区域,且在次生林中差异显著(P<0.05,n=20)。三种林型的林缘区域受到的人为干扰较大,而树鼩等小型兽类生性机警,较少在林缘出现而在林中活动较多,可能是导致林中人工巢被捕食率增加的原因。按照受精率100%、50%、0%在天然林中各随机选取50个点设置人工巢,每巢放置龟卵2枚。结果显示,91%

8、(136/150)的巢穴被破坏,受精率50%的人工巢的被捕食数量明显大于受精率100%的人工巢(P<0.05,n=50),而受精率100%与受精率0%之间以及受精率50%与受精率0%之间皆差异不显著。随着受精率的降低,人工巢的被捕食率呈现递增趋势。由此推测受精率的降低可能会导致该区域龟巢的面临更大的捕食压力,其野生种群数量将难以自然恢复。关键词:黄额闭壳龟;平顶闭壳龟;繁殖行为;人工巢;巢捕食II万方数据AbstractEn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