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评估与临床营养支持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评估与临床营养支持

ID:34175167

大小:53.6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4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评估与临床营养支持_第1页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评估与临床营养支持_第2页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评估与临床营养支持_第3页
资源描述: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评估与临床营养支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评估与临床营养支摘要:胃癌病人因疾病、饮食及药物影响,出现营养障碍的几率很高,对围手术期的病人,营养不良同时又对患者的机体康复、疾病预后、手术创伤恢复等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要对围手术期病人进行专业的营养评估并采取营养支持干预措施,可以相当程度上改善病人疾病预后,延长病人存活期,降低治疗费用。关键词:胃癌营养支持围手术期【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062-01胃癌在我国发病率第一位的恶性疾病,每年新发病人占全球总数的40%,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大约20

2、%〜50%的病人确诊时既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缺乏,入院接受手术时因化疗、放疗的影响,手术创伤等因素,更易加重营养不良的状况,从而减弱抗瘤药物的效果和病人机体的耐受力。因此目前临床实践中对胃癌围手术期间进行营养支持的重要性的认识日益加深。作者现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内的营养评估和营养支持进行综述如下。1胃癌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因素1.1肿瘤病变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原因:①胃癌病变本身可导致胃容量缩减、食物消化及消化道的吸收障碍,并干扰胃排空和消化道蠕动的过程,严重者导致梗阻等;②肿瘤组织无氧酵解体内碳水化合物产生的乳酸,以及引起的体内生化

3、改变可导致病人食欲改变,减少了食物的摄入;③肿瘤组织生产的恶病质素等因子具有中枢及外周作用,导致患者恶心、食欲不振等;④胃癌确诊后悲观的精神、心理应激状态也是导致患者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的常见因素。1.2治疗过程的影响。病人确诊后非手术治疗的影响,如化疗后导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的发生率极高,严重者可发生厌食、脱水等;其次放疗、生物反馈治疗等都可能干扰病人饮食和营养的吸收。手术治疗后,消化道的部分切除可影响病人的消化功能;手术导致的胆管系统功能障碍,影响脂质的消化;手术干扰胰腺等消化腺的正常分泌,影响病人消化功能。2胃癌病

4、人营养评估的方法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随着对营养治疗的重视,营养评估的方法逐渐发展起来。现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的营养评估方法超过10种,但多为综合性营养评定,并未有一种方法专门针对某一疾病。目前常用的方法有营养风险指数法(NRI)、预后营养指数法(PNI)、微型营养评定法(MNA)、主观全面评定法(SGA)等。其中SGA法为美国肠内、外营养学会推荐,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方法,其通过病人的主观反映和病史采集、临床物理检查为主要评估手段,主要内容为:2周内体重改变情况、饮食改变情况、消化道持续不适、自主活动能力改变情况、肌肉组织等的消耗

5、情况、全身应激反应、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改变情况、下肢踝部水肿情况,只要有25项指标评定为B级或C级,即可认定为营养不良。国内临床上常用的方法还有生化检测法,通过抽血检测病人的血常规、生化项目等,主要参考血红蛋白、白蛋白、清蛋白、前白蛋白等指标的状况,对病人的营养状况有一个综合评价。3胃癌病人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的指征虽然50%左右的胃癌病人存在营养障碍,但对无营养不良状况的病人进行肠外营养支持并不是病人得到更好的临床获益,反有增加感染的可能,对病人弊大于利。因此,应制定对病人进行营养支持的干预标准,临床常用的标准有:SGA评定认定

6、为营养不良者;病人BMI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