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灾学论文

城市防灾学论文

ID:34176885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4

城市防灾学论文_第1页
城市防灾学论文_第2页
城市防灾学论文_第3页
城市防灾学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城市防灾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浙江师范大学西北沙尘暴的防治蒋锡峰(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摘要:通过对沙尘暴的研究,提出了对西方沙尘暴防治的思考关键字:沙尘暴成因保护耕地前言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一百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其中沙暴系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它细粒物质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我国西北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也是沙尘暴频繁发生的地区,主要源地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毛乌素沙

2、漠等。1北沙尘暴产生的原因1.1自然因素蒙古高压中心,面对着气候干旱、地面坦荡、植被稀疏而沙源丰富的自然环境,风沙、沙尘暴和特大沙尘暴成为一种突出的多发性天气特征。刘树华等通过对我国近年来沙尘暴天气形成的热力动力过程、天气条件、发生源地和路径的系统研究,对沙尘天气形成的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从西伯利亚南下的气流经过沙漠地区是产生沙尘暴天气的必要条件。杨东贞等也通过天气图、气象要素、卫星云图分析,探讨了各例强沙尘暴过程的天气形式,气候背景。1.1.1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西北地区地处欧亚大陆的腹地的干旱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为干旱、半干旱和

3、季风气候降水的西北边缘带,远离海洋,四周高山阻挡,区内气候干旱多风。天然降水不足,干旱缺水是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先天不足的一个根本原因。全区有3/4的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50mm,而蒸发量高达1000~2600mm以上,是世界上同一纬度最干旱的地区之一。降水量变率大,地区分布不均衡,是西北地区气候的另一个特点。北部耕地面积大降水量反而少,干旱地区往往连续几月乃至半年以上滴水不降,汛期降水又过于集中,7、8两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40%~50%,而有时1~2d内会骤降全年1/2乃至2/3以上降水。1.1.2气温高,蒸发损失严重西北地区地表植被稀疏

4、,植物种单一,呈不连续分布,降雨量少而蒸发量大。在这样的地表生态环境和强烈的日照条件下有人估计,西北旱地天然降水在下垫面的分布大致是:20%~30%形成初级生产力,10%~15%流失,65%~70%无效蒸发。在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大地气温回升过快,使地面的冰雪迅速融化。冻土层解冻后,大面积土壤变得更加干燥、松软,而此时地表的植物还没生长出来,起不到固定沙土的作用,这是引起风沙的另一个气象因素。1.1.3风速4浙江师范大学西北地区有大面积的沙漠,由于沙面对日光的反射强,春季气温回升早,易形成以沙漠为中心的高温低压区,与西伯利亚的低温高压区形

5、成了明显的气压梯度,于是春季在我国西北地区易出现大风天气,气压梯度越大,则风力越大。据研究观测,当风速≥4m/s时,沙尘开始启动;当风速≥15m/s,粉尘就可以被带到高空远输;当风速大于25m/s以上时,就易出现大面积的沙尘暴天气。1.1.4天气系统气温偏高,回升过快有助于某些天气系统的形成,地面和高空的温差造成空气强对流,使地面的粉尘被对流气团带起,随高空动量的上扬下传产生沙尘天气。1.2人为因素沙尘暴的形成主要是受气象因素的作用,但在其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会促进或抑制它的运动。我国西北地区境内自然条件复杂,资源丰富,但

6、植被稀疏,沙漠、戈壁广布,土地沙化严重,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地貌类型是沙尘暴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生态环境建设虽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不合理的人为经营活动仍然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获取经济效益,土地荒漠化异常严峻,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无限索取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即:沙尘暴从本质上看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但人类活动是沙尘暴形成的一个主观因素。由于经过几百年不合理的开发,大面积植被遭受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使西北地区成为我国森林资源贫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最严重的地区。森林植被的破坏造成土壤的侵蚀、地形的破碎和耕地面积不断下降,其长期的综合作

7、用,使本来就很脆弱的生态系统更加恶化,大大加剧了风沙灾害和沙漠化的进程,而土地沙化的蔓延和发展,给沙尘天气的形成提供了更多的土沙物质。不合理的农事操作则降低了土壤的稳定度和抗蚀能力,为风力侵蚀和沙尘暴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2保护性耕作与防沙尘2.1保护性耕作作为防沙尘措施的历史背景在人类还没有能力控制大气循环和大气候的条件下,通过调控人类的生产、生活行为,增强基础物质的抗风蚀能力,进行水土资源合理配置,增加植被固沙能力,减轻人为破坏土地资源行为,为土壤的固定创造良好的条件是当前防治沙尘暴的基本途径。国际上沙尘暴的防治对策归纳起来有两条:一是

8、设置风障,包括林带,灌木丛、高秆作物以及垂直风向的田间带状作物等,以改变风向,降低风速,减少土壤颗粒的分离和输送,增加沉积;二是改善地表状况,凭借植物和植物残茬的保护作用,提高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