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遗存的徽州文书中吸取优秀传统文化

如何从遗存的徽州文书中吸取优秀传统文化

ID:34176923

大小:48.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4

如何从遗存的徽州文书中吸取优秀传统文化_第1页
如何从遗存的徽州文书中吸取优秀传统文化_第2页
如何从遗存的徽州文书中吸取优秀传统文化_第3页
如何从遗存的徽州文书中吸取优秀传统文化_第4页
如何从遗存的徽州文书中吸取优秀传统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从遗存的徽州文书中吸取优秀传统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如何从遗存的徽州文书中吸取优秀传统文化徽州文书是一种民间档案的遗存,它是由历史上的徽州老百姓在其具体的和实实在在的生产、生活及社会交往过程中自发地、真实地形成与产生的,产生之后又是作为了一种与自己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家庭档案而保存下来的原始凭据、字据、记录,因此,真实性应是徽州文书首先具有的本质特征之一。  徽州文书是一种历史实态的直接写照,这种直接的写照甚至是不加修饰的,是作为了一种原始事件、事态以及情态、心态的直接和最初的反映。正史、野史、小说、笔记等等,往往是由某人,以自己的视角和眼光而进行有选择的记录与描写,从而还只是作为了一种客观对象二次反映的历史副本,还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历史的

2、实态。徽州文书则是完全地历史实态的一次反映,尽管它也是以一种文字形式的东西而存在,但这种文字所反映的内容是努力地与所要反映的对象保持一致的。如一份土地买卖契约,其卖者必须将所卖土地的来源、四至大小等交代清楚、价钱注明,并且还要明确是大卖还是小卖,这些都是不能有错的,必须十分明了、属实,并有画押,才能成约,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如果没有真实性,文书也就无法形成。所以说,徽州文书都是当时、当事和当人的,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每一份徽州文书,除去历史保存的因素外,其现在是这个样子,当年也就是这个样子。即使是有些文书是属于所谓的“抄白”,表象上看,仿佛已不是所抄内容原载文书的原件,但由于这“抄”的事件本身是

3、历史的和真实的,抄白文书本身也是原件,所抄内容基本与原件相符,甚至在格式上都能保持一致,因此,真实性还是存在的。 徽州文书的真实性,必然决定其存在本身的唯一性。徽州文书除了一些印制的官府票证如“清丈单”等和商家印制的宣传广告单等外,绝大部分都应是各个明确的“这一个”,每一份都是唯一的。尽管有些文书,如合约、公约类的文书,往往是一式几份,多的时候达一式几十份,仿佛不是唯一的,但每份文书都有画押,而每一个的画押都是唯一的,并且如果是一式多份,其多份的具体数量都是要在文书中注明的,是多少就是多少,一点也不含糊这是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它的唯一性。存在上的唯一性或许就是文书档案区别于一般历史文献的地方。狭

4、义的文献,如刻板印制品,往往是多存在并存的,即使是所谓的孤本,也只是因为遗存的原因而成为孤本,其最初的产生及存在还是数量大于一的。徽州文书就不一样,它的产生就是唯一的,如果有相同,则必定有假。抄白的文书是一种对原文书的复制,但这种复制是一种没有当事人画押的复制,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并且,即使是作为复制行为的抄白,由于所抄的往往只一份,每份抄白本身都是各个的具体历史行为所致,因此,仅就这份的抄白本身来说,它还是唯一的。徽州文书的唯一性是对其真实性的另一种说明,它们两者的一体,构成徽州文书在存在上的本质特征。 内容极其丰富,文书形式多样。时间跨度大,持续的朝代多且系统完整。连续系统,有很强的归户性

5、。等等。徽州案卷文书主要是明、清二朝流传下来的,此外还有不少是民国时期的。笔者所见,最早的是明成化八年至九年的案卷,最晚的则延至民国十六年徽州( 1927) ,绵延450多年而未中断。明清时期的诉讼文书,在我国其他地方档案中也有保存,如众所周知的四川巴县档案、台湾淡新档案、江苏太湖厅档案、安徽南陵档案、顺天宝坻档案以及浙江黄岩诉讼档案等,尽管有的数量比较大,卷帙比较多,内容也比较丰富,具有很高的价值,但是这些诉讼文书主要是清代中后期的,难以考察整个清代基层司法审判制度的变化。辽宁档案馆所藏的明代辽东残档中,虽然也有一些诉讼资料,但也只是明代一朝的,这些诉讼资料大多是为残件,因而对系统考察明代

6、司法审判制度与社会民情不无缺憾。通过比较可知,延续间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徽州案卷文书的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首先,官府存档卷宗以及民间流传案卷,是研究明清两朝基层司法审判制度的珍贵资料。 通过对其研究,一是可以对当时诉讼文书的格式进行考察,例如告、禀、诉状等统一印制的状式纸以及情由的填写格式,信票、拘票等的格式纸及其填写,以及钤印画行的位置等; 二是可以对当时的司法程序进行考察,例如明代早期里老人理程序,明清两朝基层诉讼审理程序,京控等特别诉讼审理程序,乃至法律表达与民间实践之间的关系等; 三是可以对当时基层诉讼中各色官役人等进行考察,如他们在诉讼中所处的地位、充当的角色以及对诉讼的影响等

7、; 四是可以对当时诸如讼费等制度进行考察,如陋规费目的种类、收取的衙役、收取的环节、收取的规律等,以及诸多基层司法制度及其变迁,像状式制度、副状制度、代书制度、放告制度、挂号制度、判日制度、钤印制度等等; 五是可以对明清两朝司法审判制度进行纵向对比考察,如明清两个时期司法审判制度的变化、运行的实态等; 六是可以结合其他地方档案中的诉讼文书对明清两朝司法审判制度进行横向对比考察; 七是运用这些第一手原始诉讼案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