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ID:34182638

大小:40.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04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_第1页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_第2页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_第3页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_第4页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教案课时安排:一节课教学重点:了解李白的思想和诗歌主要特色;体会《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的强烈感情色彩。李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和杜甫并称“李杜”,在中国古代诗坛上熠熠生辉。先读一首吊李白的诗歌经青山吊李翰林杜荀鹤何为先生死,先生道日新。青山明月夜,千古一诗人。天地空销骨,声名不傍身。谁移耒阳冢,来此作吟邻?  李白墓是在安徽当涂县的清山脚下,所在镇现叫太白镇。晚唐诗人贾岛晚年不远千里拜李白墓,竟然忘归,也死在当涂,葬在李白墓不远处。  诗意:谁说先生已死,先生的精神日益新颖。今夜青山明月下,墓中埋葬的是千古第一诗人。自然白

2、白地销毁了先生的身骨,生前声名不依傍,(死后声名远扬)。有谁能把耒阳杜甫墓移到此处,与先生为邻,让两人共吟。  表达了对李白的怀念和景仰之情。下面我们来谈谈李白。过去有过了解,现在更详细地介绍他的生平、思想和艺术成就。一、李白的生平...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生于中亚碎叶城,家境较殷实。(一)蜀中时期(701-725)  李白的父亲是有学问之人。关于李白名字的由来,有这么一个故事。周岁时抓周,李白抓了一部诗经。父亲很高兴,说以后要成为一名诗人。父亲一定要给儿子取个很好的名字,直到李白七岁时,名字还没有取好。父亲平时喜欢教孩子看书作诗,

3、现在孩子七岁了,父亲在酝酿起名之时,同母亲商量好了,就在庭院散步时考考儿子作诗的能力。父亲看着春日院落中葱翠树木,似锦繁花,开口吟诗道:“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要母子二人对下面两句。母亲想了好一会道:“火烧叶林红霞落。”李白走到正在盛开的李树花前,稍稍想了一下说:“李花怒放一树白。”  李,自家姓,“白”,不正说出了李花的圣洁高雅吗?于是,便为七岁的儿子取名为“李白”。  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小读了不少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学习儒家经典,受儒家思想影响。而且受到道教思想深刻影响,喜欢

4、击剑任侠。“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居》)“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兴》八首其五)小时就受到很好的文化熏陶,对后来的诗歌创作有着极大的影响。(二)安陆为中心的漫游时期(725-741)...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洞庭、庐山、金陵、扬州,复折回湖北安陆。后北游洛阳、龙门、嵩山、太原,东游齐鲁,南游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游踪所及,几半中国。李白的漫游有恣情快意的一面,但也有他的政治目的。“不屈己,不干人”“一鸣惊人,一飞冲天”“久在草泽间,诗文名动京师”幻想着“平交王侯”、“一匡天下”而“立抵卿相”。(三)长安时期(742-744) 

5、 天宝元年,李白进京,谋求仕途。唐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置于金鸾殿,出入翰林中,问以国政,潜草诏诰,人无知者”(李阳冰《草堂集序》)任翰林学士,皇帝的文学侍从官。  李白在长安,遇到了秘书监贺知章,当时有名的诗人,太子的老师。李白呈上《蜀道难》一诗,贺知章一读,称叹者数次,翘着大拇指对李白说:“先生,您真是天上谪仙人啊“。神仙下凡。解下身上佩戴的金龟换酒请他。贺知章是文坛元老,他这一称赞,蜀道难诗和”谪仙名号就遍布天下。  唐玄宗是尊重有才之人,但玄宗身边的人却嫉贤妒能。当时,政权把持在一些奸佞小人之手,高力士等人极力诽谤排挤他

6、。李白那种性格,怎能跟这些人同流合污?“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于是请辞,皇帝赐金放还。到长安不到两年就离开了,继续他的漫游生涯。...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逢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一种洒脱,也是一种无耐。(四)东鲁漫游时期(744-755)  李白是非常重视朋友之间的情谊的。李白离开家乡第一次漫游时曾带了三十万金,不到一年就因接济别人而散尽了。他跟杜甫,性格不同,诗风也不一样,但一点也不影响两人之间的友情。杜甫在去长安考进士的途中,走到洛阳,遇到了李白,便放弃了原来的计划,跟着李白在现在的河南、山东一带漫游“醉眼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7、漫游的生活给李白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回忆。后来又遇到了高适,三人一同漫游。还有一个较魏万的年青诗人,为了能见到李白,沿着李白漫游的路线追踪了几千里,类似于今天的追星族,但我觉得比今天的追星族高明多了。李白很感动,把自己的作品都交给了他,请他为自己编成文集。  天宝末年(天宝十二年),李白到了安徽宣州一带。这时期李白的生活是窘困的,心情也很悲愤,但始终没有丧失他的乐观和自信,也没有放弃他的政治理想。(五)安史之乱时期(755-762)...  加入李璘幕府。永王李璘是唐玄宗的十六子。集结军队名义上是北上抗敌,实际上想与肃宗争帝。李白不清楚。李璘事败后,李白受牵连,被

8、流放夜郎后遇赦东还。上元二年(76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