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亲传116式咏春木人桩法

叶问亲传116式咏春木人桩法

ID:34185420

大小:7.46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04

叶问亲传116式咏春木人桩法_第1页
叶问亲传116式咏春木人桩法_第2页
叶问亲传116式咏春木人桩法_第3页
叶问亲传116式咏春木人桩法_第4页
叶问亲传116式咏春木人桩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叶问亲传116式咏春木人桩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咏春桩法三要咏春拳是极合乎科学化之一门武术,其学习程序,以拳套、黐手、自由搏击、木人桩法,进而刀棍等。而“黐手”之练习,又为学习程序中之极重要的一环。故每学员自入门后则与“黐手”之锻炼结下不了缘。表面观之,黐手为两人对练,桥手互搭,上下滚动,有若推磨摇船,没甚出奇之处,但习之以恒,得其精髓,自可由此简单之动作中,进而为一种变化莫测,消打异常迅速之高深拳术。黐手之程序可分为二,曰黐单手和黐双手,黐单手为训练黐手的基本位置,力度与感觉等,待其左右手分别单黐纯熟后,进而以双手互黐,在循环变化之动作中产生对力点、锐觉等之认识,于此为用,则能

2、巧打,以柔制刚,借力打力,手法紧密的一项自卫术。大体而言,黐手是“活木人桩”的练习,“戒蛮力”、“宜守中”、“尚感觉”三者皆为黐手和木人桩的三要。“戒蛮力”则不强进退,以顺为势,不动牛劲而讨巧者。如咏春俚语云“来留去送”则明显易见矣。“宜守中”则以肘底部获心腹要害,成中门密集手法,故“飞挣”则不为吾人所取。“尚感觉”则令吾躯感觉特别敏锐,当触及对方时便已知其位置,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倘于对敌中以目注视来袭手法,则易为敌所纷扰,如能附以感觉力去攻敌,更能收事半功倍之效,此实为咏春所异于他派之特色也。桩,是一条圆柱形的木头,将这一条木头加上

3、手脚,安装起来,便成为练武所用的桩,所以它又叫做“木人桩”。本来,咏春的桩,并不是现在用两条横方担起来的这个样子,而是在桩的下半截多一只约三尺长的脚。另外,在地上挖一个三尺深、比桩脚稍宽的洞。要练习时,便将那只桩脚安放在这个洞里,然后练习。但是在地窄人稠、寸土寸金,尽是高楼大厦的今日,依前法式设桩实是困难,乃由叶问宗师改成目前的样式。咏春桩,共八节一百二十四式,其中一至三节各二十式(实际第二节是十九式,第三节是廿一式),四、五两节各十五式,六、七两节各十式,第八节十四式。但是,叶问宗师认为后两节的脚法太狠,不大愿意将它传诸后世,所以将部分招式保

4、留,而成为现在的第七节十六式。这样计算起来,咏春桩就变为七节,共一百一十六式。咏春桩法是在学习咏春拳已有一定时日,而对咏春各种基本法度、原理了解到一定程度后,进一步练习之用。由于这一套桩法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所以武林人士,特别是咏春门人,对它十分重视。学习咏春桩的要点,说起来十分简单。那就是要求做好腰马和贴身功夫,与此同时,绝不能犯有飞挣、束桥等咏春大忌。要做到这几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习咏春桩,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认识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应该将各节各式的桩法顺序练习,并且将它们练得十分纯熟。第二个阶段,是琢磨阶段。在这个阶段里,

5、应将各节各式的桩法,在师傅的指导下,逐式研究,了解各式的部位、要点及其实用价值。第三阶段,是空桩阶段。所谓空桩,就是在没有桩的情况下,打出原来有木桩的手法。完成这三个阶段后,自然就能做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咏春基本技法抛手:“二字拑羊马”先立正,双脚并拍,开八字形,再开内八字形则成此马。腰略后斜,与大腿成一直线,双拳抽起至腋部,小臂成水平线,双小臂平行,拳面与胸齐,如此则两脚恰形成一无形之三角形,依其稳定性而言,可称“稳定性平衡”。朝面追形(中门密集):咏春派以“朝面追形”为对敌口诀,意谓凡与敌方周旋之际,必与敌方正面相对,

6、以求达到正面突破方法。盖人身最脆弱重要之部位,不过由头顶起至下阴止的一段距离而已。而此等部位,又绝大部分集中于正面之“综中线”(左右之分界线)。至于心窝部位,恰巧就是由头顶起至下阴止的最中央位置。故此,只要将双手放置于此处,中路固然防守得最密,就是照应上路或下路(下路并不包括下阴以下),所采用之路线皆同等快捷。至于下阴以下的地方,皆不列入以双手防卫的范围,盖可以马、腿、步三法照应也可。然而,此等密集中门的手法,详细分析开来,却不外由三种基本的手法而来,是即膀、摊、伏三者。膀手,顾名思义,出则肘上腕下,成斜直线,置于身前,如鸟之翅膀。膀手的作用在

7、于消卸敌人直线攻来之力度。因成斜直线而伸展开来之故,其接触面即扩至最大幅度,故用以“接触”对方攻来之桥手,其效果至大。唯施用膀手,须完全符合下列原则:一、对方之拳(掌)是直线向我正面攻击者。二、对方攻击之拳不超过我胸部以上者。三、对方之拳乃在于我桥手之上攻来者。凡与上述任何一原则不相合者,皆无法施用膀手,事实上亦无施用膀手之必要了。盖膀手实属消极之法,只求消卸敌力便了,却无攻击的作用。故非到必要施用膀手可消解敌方攻击之时,最好以少用为佳。(以打为消,方为至上之法!)膀手之高低,由于在接触敌人来势之后,顺对方桥手力量上升或下沉的位置而定,却并不与

8、其斗力之故,乃能用以应付极大的冲力。因为,我膀手既不与敌力拼,亦即是说,不论敌方冲力如何强大,我的手皆不受力。有如海上之一段浮木,无论在其上加上任何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