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混龄民间游戏的研究

幼儿园混龄民间游戏的研究

ID:34188353

大小:59.1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4

幼儿园混龄民间游戏的研究_第1页
幼儿园混龄民间游戏的研究_第2页
幼儿园混龄民间游戏的研究_第3页
幼儿园混龄民间游戏的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幼儿园混龄民间游戏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幼儿园混龄民间游戏的硏究》课题硏究方案(G)(2015-02-0312:52:32)标签:分类:计划性材料-研究方案育儿《幼儿园混龄民间游戏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研究背景(一)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早在20世纪初叶,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就运用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一一混龄教育,将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混合在一个班级里。在混龄的坏境里,孩子之间的自然年龄差距促成许多相互帮助以及相互学习的机会,而非相互竞争。在孩子的人格形成及发展过程小,混龄的坏境所提供良性社会互动要素更为多元及丰富。德国是最早研究3至6岁儿童之间的混龄编班,这种混龄编班在德国所有幼儿园中实施。丹麦学前教育界大多采用混合年龄编班教学,让

2、年长儿童和年幼儿童共同成长。瑞典也在尝试编制年龄跨度在2岁到7岁的兄弟姐妹组。混合教育已为全世界学前教育机构重视,并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我国儿童独生子女占大多数的背景下,独生子女问题已经引起专家和学者的注意,具调查由于父母教育方式不当及期望值过高等原因,造成很多独生子女性格任性、依赖性强,自我为中心等社会化问题。而混龄教育给幼儿提供了一个类似多子女家庭和模拟社会小环境,可以弥补我国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不足问题,提供隐性学习的机会,让儿童良好行为从“模仿最好对彖一一儿童伙伴开始”,而这种作用是成人替代不了的。我国也有一些城市的幼儿园开展了异龄幼儿的混合教育,引进蒙氏教育的混龄教育理念,

3、依托蒙氏班,适度地开展了一些异龄教育研究,也有极个别幼儿园尝试在区域活动中引入了混龄教育,但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二)本园研究现状分析随着《纲要》与《指南》的贯彻与实施,更加明确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与珍视游戏活动的教育价值。教学游戏化与一日活动游戏活动的开展,已经倍受幼教专家及各级各类幼儿园的重视与开展,加大对游戏的研究与课程基地游戏化建设。在“十二五”期间的课题研究中,我园以“幼儿园主题性民间游戏的研究”为主导,倾注力量和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幼儿园的课程研究中,借助民间游戏这一有效载体深度挖掘游戏的教育价值,积极探索主题下的民间游戏活动的组织策略等,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4、完善与建构具有本园特色的园本化课程。在研究过程小,我们偶尔涉及了“大带小”的异龄互动活动,发现有年龄差异的幼儿同处一种坏境之中,幼儿的主动交往意识很强,在同伴的影响下能获得认知、情感提升。同时在活动小也发现陌生幼儿之间的互动尚处于无意识状态,缺乏主体积极性和自主性,有时会呆坐一旁,无所适从,这种状况尤其会在小年龄幼儿身上得以体现。因此,积极探索混龄民间游戏能在常态下有序开展,则是此课题的研究方向。二、理论依据1、概念界定混龄游戏:把3—6岁不同年龄的孩子同处一个环境内开展的游戏活动,扩大幼儿的接触面,在游戏中学习与人交往的正确态度和技能,学会关心、分享、轮流合作等社会行为,为形成积极健康的个性

5、奠定基础。幼儿民间游戏:以传统的民间游戏为基础,积极地在游戏的内容、材料、玩法等方面进行改编或创编,给民间游戏赋予一定的时代感,适合于现代的孩子玩乐。混龄民间游戏:本课题中是指让3—6岁不同年龄的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自愿选择而在一起进行民间游戏的活动形式。2、理论支撑•皮亚杰教育理论早在1932年皮亚杰就在《儿童道徳判断》中强调认知冲突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儿童在与同伴平等交往中通过认知冲突从自我中心和实在论中解放出来。幼儿异龄间的交往大大增加了认知冲突的机会,进而提高幼儿交往的意识与交往的能力。•维果斯基教育理论他认为儿童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与发展水平较高的同伴之间的交往,

6、有助于儿童认知水平的提高,能力强、专家型的同伴能够推动儿童超越当前水平,顺利达到“最近发展区”。•蒙特梭利教育理论蒙特梭利认为混龄活动有利于儿童的交往与合作,通常年龄大的幼儿会自发地去帮助年龄较小的幼儿,特别是当他们意识到口己所做的一切会被年幼儿童重复时,就会要求自己为年幼者做出积极的、正面的行为示范。而年龄较小的幼儿,则能从较大幼儿的工作中获得灵感和榜样。三、研究目标1.通过研究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认知,有效促进幼儿交往、合作、评价、分享等社会性发展。2.形成混龄民间游戏活动组织及指导、评价策略,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及教育教学能力。3.丰富和完善园本化的民游特色课程体系,促进民间游戏活动形式多样性、

7、全面性、与儿童成长契合性的发展。四、研究内容1、研究混龄民间游戏的活动冃标与有机选择混龄民间游戏的活动内容。2、创设混龄民间游戏教育环境,关注游戏材料的提供。3、研究教师的有效观察,形成混龄民间游戏的教师指导策略。4、研究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以评价落实混龄民间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认知能力发展、情感和动作发展的影响。五、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结合具体的研究现场,灵活运用文献研究、观察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