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绪-厌恶-愤怒情绪在道德判断中的区分

道德情绪-厌恶-愤怒情绪在道德判断中的区分

ID:34189532

大小:55.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4

道德情绪-厌恶-愤怒情绪在道德判断中的区分_第1页
道德情绪-厌恶-愤怒情绪在道德判断中的区分_第2页
道德情绪-厌恶-愤怒情绪在道德判断中的区分_第3页
道德情绪-厌恶-愤怒情绪在道德判断中的区分_第4页
资源描述:

《道德情绪-厌恶-愤怒情绪在道德判断中的区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道德情绪:厌恶愤怒情绪在道德判断中的区分  一、道德判断概述  (一)道德判断的定义  作为道德发展研究的核心内容,道德判断一直以来就是道德心理的研究重点。由皮亚杰最早提出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科尔伯格在此基础上认为道德判断能力是基于内在的道德原则对哪些是道德的作出决策和判断的能力。Greene认为,道德判断在本质上是一个高度自觉、自主、自为的心理过程,是个体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徐平等人认为,道德判断可以定义为对一个人的行为或特性的评价(好或坏),而这种评价是在考虑到一系列由文化或亚文化所限定的美德基础上做出的。吴磊明认为道德判断是指个人对于

2、行为是否道德的看法。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道德判断即人们基于自己内在的道德原则,在考虑特定文化背景所规定的美好品质的基础上,对个体的行为或特性做出的一种好坏评价。  (二)道德判断的相关理论  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本文源自http://www.starlunwen.com如需职称论文代写发表请上星论文网!  皮亚杰主要通过对偶故事法,对4-12岁儿童的道德发展进行了研究。他通过研究发现儿童的道德发展可分为两个主要阶段:道德他律阶段(约5-8岁)和道德自律自律(约8-12岁)。在道德他律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具有刻板和简化等特点。儿童在过渡到

3、自律阶段后,开始可以根据行为的动机,而不仅仅是行为结果来进行道德判断。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劳伦斯·柯尔伯格在受亚杰的研究带动,提出了自己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柯尔伯格也采用两难故事情境来进行研究,其中包括著名的海因兹偷药,并将道德推理发展至人一生的全部过程。该理论认为个体一生的道德推理发展可分为三个大的时期,每个水平又分两个阶段,共六个阶段,即前习俗水平的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和手段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习俗水平的人与人之间的定向阶段和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后习俗水平的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3.道德

4、判断的社会直觉模型  Haidi认为情感在道德判断中起有重要作用,而不是像之前研究者所认为的无关紧要。Damasio等人(1990)所做的研究就支持了这一点。在道德情境当中,人们往往是首先做出道德判断后,之后再进行推导,为所作的判断寻找依据,这一过程很想事后归因,而不是像理性道德判断模型所假设的那样,个体在进行了严密的思考后才做出判断。  4.道德判断的认知—情绪整合观  Greene和Haidt(2002)以整合的观点,在分析了相关脑区在道德判断中主要功能的基础上得出,道德判断是情绪与认知的复杂组合,认知与情绪的整合形成了最终的道德判断。  

5、在此基础上,Haidt等人(2007)借鉴Wilson(1975)有关伦理的生物社会学整合的观点,将来自神经科学、社会心理学以及灵长类动物学中有关道德的研究成果同决策的双过程加工理论、信息加工的自动化理论以及进化论相结合,提出了道德判断的认知-情绪整合观,详细的说明了道德判断的认知与情绪的加工机制。  5.道德判断的五基准理论  Haidt在此前社会直觉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进化心理学的概念提出了道德判断的五种基准理论。又称为“道德直觉规范的五种基准”,用以研究道德判断的发展过程及认知机制。该理论在突出社会文化因素在道德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的同

6、时,更加强调人类的道德信息加工是通过进化来的心理机制与所面临的道德难题相互作用的结果。该理论核心观点认为人类在社会生活中长期面临着各种适应性挑战,自然选择保留了那些抓住规律、善于应变且经受住挑战的个体。  二、道德情绪:愤怒、厌恶,在道德判断下的差异  愤怒和厌恶属于道德情绪范畴,是两种较为相近的情绪。在已有的相关模型中,对三种(愤怒,厌恶,轻蔑)较为近似的情绪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和描述。在简单模型中,愤怒,厌恶和轻蔑被认为在语义是相同的,是人际关系所激发的相同的潜在负性情绪状态的同义词(Nabi,2002)。在半分化模型中,可以区分两种情绪家族

7、,通常根据攻击/接近和避免/撤回的维度进行划分:愤怒为一极,厌恶/轻蔑在另一极。这种类型的模型已经开始出现在刻板印象和偏见的文献当中。在完全分化模型中,三种情绪是截然不同的。该模型的一个实例即CAD三因素模型,在此模型中,通过包含三大类的(自主权,神圣,内群体)单一的道德领域的评价,区分出三种不同情绪。每种模型都有很多实证研究的支持,但目前还不清楚如何调合这些冲突的结果。  (一)愤怒与厌恶的内涵  愤怒(anger)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基本情绪,是道德情绪的一种,也是情绪研究中的重点,现代汉语词典将愤怒解释为”因极度不满而情绪激动”。是个体

8、受到诸如攻击,侮辱等外界的刺激后或体验到意愿被压抑,受到挫折或伤害时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通常会伴随有更强的自我唤醒,强烈的防御或攻击等高能量消耗的行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