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作歌一终等语解义

清华简作歌一终等语解义

ID:34201715

大小:4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4

清华简作歌一终等语解义_第1页
清华简作歌一终等语解义_第2页
清华简作歌一终等语解义_第3页
清华简作歌一终等语解义_第4页
清华简作歌一终等语解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华简作歌一终等语解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95清华简“作歌一终”等语解义方建军天津音乐学院清华大学收藏的战国竹简,内容属于书籍,其中有些篇章涉及西周礼乐,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现已出版的清华简之中,于《耆夜》篇有“作歌一终”、“作祝诵一终”,于《芮良夫毖》有“作毖再终”等词语,并有相应的诗歌文本。这里即以清华简有关资料,结合古代文献记载,对“作歌一终”等语试做解义,不妥之处,敬希指正。简文《耆夜》讲述西周武王八年,征伐耆即黎国,凯旋归周之后,于文太室举行饮至典礼。参加饮至礼者有周武王、毕公、召

2、公、周公、辛公、作策逸和吕尚父等人。在饮酒庆功仪式当中,周武王分别为毕公、周公“作歌一终”,周公则先为毕公“作歌一终”,又为周武王“作祝诵一终”。随后,周公持爵尚未饮酒,看到蟋蟀跃降于堂,有感而发,于是再次“作歌一终”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上海:中西书局,2010年。。周武王和周公所作“歌”,以及周公为周武王所作“祝诵”收稿日期:2014年6月14日發佈日期:2014年6月16日頁碼:9/9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95,

3、均为以四字句为主的诗歌,诗句较为齐整,是所谓的齐言诗。《墨子·公孟》云:“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史记·孔子世家》云:“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可见当时的诗都是可以入乐的,清华简《耆夜》直言“作歌”,更表明诗的歌唱性质。《耆夜》先叙述周武王为毕公“作歌一终,曰《乐乐旨酒》”:乐乐旨酒,宴以二公。纴夷兄弟,庶民和同。方壮方武,穆穆克邦。嘉爵速饮,后爵乃从。接下来周武王又为周公“作歌一终,曰《輶乘》”:輶乘既饬,人服余不胄。徂士奋刃,殹民之秀。方壮方武,克燮仇雠。嘉爵速饮,后爵乃复。这两首诗分别由四句组成,从音乐角度看,应为单乐段结

4、构,是一种较为短小的歌曲。继而,周公为毕公“作歌一终,曰《赑赑》”:赑赑戎服,壮武赳赳。谧精谋猷,欲德乃救。王有旨酒,我忧以风。既醉有侑,明日勿慆。同样是四言四句的单乐段短小歌曲。然后是周公致武王的诗,但不是“作歌一终”,而是“作祝诵一终,曰《明明上帝》”:收稿日期:2014年6月14日發佈日期:2014年6月16日頁碼:9/9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95明明上帝,临下之光。丕显来格,歆厥禋盟。于……月有盈缺,岁有歇行。作兹祝诵,万寿无疆。”这首“祝诵”基本为四字句,也属于

5、单乐段的歌曲。与上引“歌”诗不同的是,周公致武王的“祝诵”诗,主旨是歌颂武王,祝愿武王万寿无疆。“作祝诵一终”,实际上与“作歌一终”同义,只不过“歌”为一般的诗文,“祝诵”则是就其内容特指。周公所作最后一首诗,未明确致歌对象,而是说“周公秉爵未饮,蟋蟀造降于堂,周公作歌一终,曰《蟋蟀》”:1.蟋蟀在堂,役车其行。今夫君子,不喜不乐。夫日䅆䅆,䅆䅆䅆忘。毋已大乐,则终以康。康乐而毋荒,是惟良士之方方。2.蟋蟀在席,岁聿云莫。今夫君子,不喜不乐。日月其迈,从朝及夕。毋已大康,则终以祚。康乐而毋荒,是惟良士之惧惧。3.蟋蟀在舍,岁聿云䅆。䅆䅆䅆䅆,䅆䅆䅆䅆,䅆䅆䅆䅆,[从冬]及夏。毋已大康,则终以

6、惧。康乐而毋荒,是惟良士之惧惧。如李学勤先生所指出,简文的《蟋蟀》诗,与传世《诗经》的《唐风》首篇《蟋蟀》同名,《唐风》的《蟋蟀》也是三段,这两种《蟋蟀》诗内容彼此关联,但用韵和句式有所不同李学勤:《初识清华简》,上海:中西书局,2013年,第127—134页。。收稿日期:2014年6月14日發佈日期:2014年6月16日頁碼:9/9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鏈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295简文《蟋蟀》分为三段,三段诗的字句结构相同。每段除最末一句外,同样都是四言体。最末一句为五字句加七字句,从音乐构成

7、看,它应是一首歌曲结尾处的发展变化。这首歌也是单乐段结构,配合三段歌词,以相同的旋律重复三次。由此看来,《耆夜》所谓“作歌”或“作祝诵”的“一终”,对应的都是单乐段的歌曲,有时还可变换不同的歌词,以相同的曲调重复演唱。“作歌一终”不仅见于清华简,而且在古代文献也有反映,如《吕氏春秋·音初》云:有娀氏有二佚女,为之九成之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谥隘。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