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鉴定》word版

《中国书画鉴定》word版

ID:34205367

大小:3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4

《中国书画鉴定》word版_第1页
《中国书画鉴定》word版_第2页
《中国书画鉴定》word版_第3页
《中国书画鉴定》word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书画鉴定》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书画鉴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书画鉴定论文学号:1111040111姓名:崔姗姗中国书画鉴定鉴定一件古代书画作品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1.书画的时代和个人风格鉴别书画的时代和个人风格鉴别书画时代风格的形成,是和当时的政治经济、生活习惯、物质条件等有密切关联的,也就是说不能脱离它的时代背景。同一朝代的作品,尽管有个人和地区上的差别,如宋代书家苏、黄、米、蔡异体,山水郭熙、范宽殊观,但其间还是有某些个共同的风格特点,使人一看而知是宋人的字、宋人的画。前人临定书画看到同一时代作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和不同时代作品的相

2、异点,往往说什么"朝代气象",实际上他们所感觉到的就是我们所说的时代风格。  个人风格比时代风格还要具体,更容易捉摸。书画家各人的思想不同,性格不同,审美观点不同,艺术风格各异,这是我们判别书画真伪的重要依据。以吴道子的画来说,他的笔墨技法上的特点主要有三:他描绘物象不是很工致的,所谓"众皆密于盼际,我则离披其点画。人皆谨于象似,我则脱落其凡俗";他的作品的色彩不是绚烂的,所谓"浅深晕成"、"敷粉简淡",而被称为"吴装",甚至有不著色的"白画"。他在早年作画线纹较细,但后来所用的本条是"莼菜条",可以表现

3、"高侧深斜,卷褶飘带之势",是以表现对象的细微的透视变化高、侧、深、斜为目的,带有立体感的线条。这种线条比铁线描能更敏锐地表现出客观事物的立体造型,和书汪中的草书更接近。吴道子用以组成形象的线纹一向以富于运动感和富于强烈的节奏感而引起评论家的特别注意。他的线纹的表现或被描写为"磊落逸势","笔迹遒劲","笔力劲怒"。线纹是表现手段,而其本身所产生的效果也有助于形成一个画家所特有的风格。  书画者执笔的高低、竖立、侧斜、悬臂、悬殊肘、悬腕以及下笔时的轻、重、缓、急等,写作者都有着不同的习惯。这些不同的习惯,

4、必然在笔锋着纸时有着不同的表现,显出不同的特点。笔法形式的特点,大致有正中偏侧、圆转、方折、虚笔、实笔、顺锋、逆锋等。因此,依凭笔法的特点鉴别书画的真伪,是最为可靠的。笔法对于模仿的人来证明,又是最不容易学得像的东西。每个书画作家,不管技巧高低,经过几十年的操练而逐步形成凝定的笔法特点,换一个人要在一朝一夕间就把它完全接受过来变为已有,是不大可能的。除了比较工整刻板、线点还容易摹得像外,稍为放纵流露作者个性的方法,刻意临摹,必然死板;取其大意,又不能和原作相像。同时,作伪者自己的一套笔法上的习惯特点,在临

5、摹中极容易暴露出来。相反的方法特性--朴拙和精工、滞重和飘逸等等,也很不可能出自一人之手。作伪者如果勉强去临摹和自己的习惯笔法相反的书画,其失败是注定的。笔法对作伪者来说,是最难突破的一关,所以我们在鉴别书画时,把笔法放在首要的地位。2.印章鉴别中国书画鉴定印章的时代特征与气息也是鉴别书画的佐证。印章的时代气息可从其形状、篆文、刻法、质地、印色等方面出来。宋代的书画作品,钤盖上书画家本人的印章为数很少,大多数书画家在作品上并不钤盖本人的印章。宋代印章铜、玉居多,少量是其它质料的。印色有蜜印和水印之分(南宋

6、未期出现了极少数油印),蜜印颜色红而厚,水印颜色淡而薄。  元代印章的篆文、刻法都有变化,出现了圆朱文印。质料有木、象牙、铜、玉等,印色大都采用油印和水印。自元代王冕开始采用石料刻印以后,采用石料刻印的人逐渐多起来。  明代初期,各种石料的印章已相当普遍,篆文刻法也有新的变化,篆文每个字的停笔处,都比原笔画略粗一点,但显得较淡,并略呈黄色,同元代的印色就有些不同了。明代中后期印章以石质居多,其它如水晶、玛瑙、铜、玉等均有。字体有古文篆体等到各种形式。这一时期印色大多是油制的,颜色也有浓淡之分,也还有少数画

7、家使用水印。  清初,书画家印章甩用的篆文变化并不大,但印章形状、字体字形都有多样化的趋势。清代中后期的印章,篆文刻法有各种各样的规格,如浙派、皖派和其它各种流派,大都以《说文解字》为主体。印色从为油质,水印已不见使用。3.服用饰与生活用具鉴别  因时代不同,各历史时期的服饰与生活用具都有自己的特点。宋代官服帽子,有两根较长的燕翅,分向左右两边。元代主要统治者是蒙族,他们衣冠服饰与宋代明显有异。明代人衣冠服饰又有变代,人们都是留发满头,衣服也没有领子。清代的衣冠服饰则为长袍短褂马蹄袖。4.题跋鉴别题跋可分

8、三类:作者的题跋,同时人的题跋,后人的题跋。某件书画的题跋虽然也有对这件作品加以否定的,但是少数。最多的是为了说明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收藏关系,又或考证它的真、表扬它的美,于是人所共知的。但书画既有伪作,题跋方面也同样有多种的作伪情况,因此书画鉴定不能不注意它的"张变幻"。真古画而配以别人的伪跋,或伪古画而配以别人的真跋,都是常见之事。画上如有作者同时人的题跋,应当弄清楚他和作者之间的关系。这方面的情况从书画本身并不见得能知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