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永不消逝的致命电波

5.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永不消逝的致命电波

ID:34210458

大小:3.07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3-04

5.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永不消逝的致命电波_第1页
5.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永不消逝的致命电波_第2页
5.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永不消逝的致命电波_第3页
5.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永不消逝的致命电波_第4页
5.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永不消逝的致命电波_第5页
资源描述:

《5.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永不消逝的致命电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永不消逝的致命电波  正如大家已经知道的,美苏手里各自都攥着类似“赫鲁晓夫H-bome”这样虎视对方的大杀器,因此一个很坏的结果出现了——在那个“大规模核突袭”理论统治的时代,双方都很快患上了强迫症:他们永远认为自己是不安全的,睡觉前总要去再观察一下是否有小偷正在攀爬上自家的窗户,尽管之前他们已经检查了至少三次,这是典型的强迫症。其实我们多数人都有这种强迫症,这是精神病的一种:)——他们随时想知道对方趁自己睡觉时,正在干什么偷鸡摸狗的难看勾当。    于是,一场耗资巨大的竞赛开始了,双方精心建造了一大堆

2、令人叹为观止的、辐射致命电波的“超级长波雷达基地”——我们当然不能把它们仅仅称为雷达,而是必须称为“超级雷达基地”,因为他们实在太大了,甚至他们的名字都是“某某级”这样类似于航母的命名规则,有些核心的雷达基地根本就是一座小型城市:周围以公里为计量单位遍布的雷达发射阵地、雷达接收阵地、发电厂(这些怪物都是难以想象的电老虎,有些根本就健在发电站旁边:))、制冷站(发热太大,需要专门的制冷中心冷却)、后勤生活和维护设施、警戒兵营……..等等,城市中央则是巨大的控制中心,雷达由几百名训练有素的专家同时操作。这些雷达基地的作用在于:在可能像下

3、雨一样抛撒而来的核弹头到来之前、甚至在对方核导弹发射之初,就能让自己提前知道,也许仅仅是提前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但这宝贵的时间已经能够在蘑菇云中劈开一个绿色的时间通道,让自己闲庭信步的步向早已挖在地下深处的、为核冬天准备的隐蔽所。    由于这些雷达基地的隐秘性,有些从诞生之初到结束使命一生都没有怎么露面,而另一些作为一个国家拱卫国门的前哨,至今都还在使用。因此关于他们的详细情报非常稀少,则本章节的内容将可能又是一个少见的揭秘之旅。这些超级雷达基地隐蔽在丛林、山川,安静、永不停歇的工作着(其中重要性不能允许他们宕机)——那里的黎明静

4、悄悄。    为了加深各位理解,我们再次随手拈来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手机,各位一定有电梯里手机信号消失或者中断的经历,这是由于手机使用高频率短波长信号造成的,否则我们的手机从根本上就不能造得这么小。在此,请回忆一下高中二年级物力课本的中关于“波的衍射和反射”章节,从这里我们知道,抛开爱因斯坦那枯燥的、关于波的速度、频率、波长之间关系的公式,我们从中剥离出与本章节相关的部分,将其简单描述为:波长越长的波,克服地球50公里曲面造成的距离限制的能力越强、穿透障碍物的能力越强,同时也因为这个原因,其发射和接收天线将是巨大的,否则长波长的电

5、波将轻松穿越天线而不能被天线俘获————由此你就可以知道,本章中用来监视对方万里之外核弹发射信号的雷达们,就是不得不使用这种长波的雷达,它们都是使用米波级,也因为相同原理,他们必须花费巨资、被造得非常巨大。如果我们的手机也想使用这样的无处不在穿透力极强的长波信号,那么我们的手机必定会有一个一个几平米面积的天线架,每个人用手推车载着手机游走四方:属于我们的随身雷达接收站:)。    这是一个典型的长波雷达或长波通信天线阵列,用于接收长波的信号的天线阵一眼望不到头。...从60年代开始,前苏联开始建立起强大的、分为两层的远程预警网,第一

6、层位于太空,使用卫星;第二层,位于地面,使用本章节所讲述的超级米波雷达基地。这个庞大的预警网,亦可不停的监视全球,拱卫苏维埃,是真正的“千里眼”。以下是前苏联的远程预警指挥结构图,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知道,本章节所要介绍的这些地面远程预警雷达网是最重要的传感器之一。一、早期的雏形:鸡巢级  ...  万丈高楼从地起,这些前苏联的超级雷达基地都是从初期的雏形不断积累、演变,最终成型,我么先来回忆一下他们的幼儿期模样,那时他们还不那么巨大,只是具备了一个以后长成胖子的胎盘。  由于年代久远,在当时又是属于绝对机密,因此现在已经没有关于他们的

7、详细信息,只能留下一些模糊的影像,好事的北约依然给他们起了各种稀奇古怪的名字。    鸡巢级远程警戒雷达基地全貌,那时他还不算太大,仅仅是刚刚跨进暴力美的门槛而已,而且监视范围有限,还不能称为真正的远程预警雷达。鸡巢级远程警戒雷达基地的核心:鸡蛋级远程预警雷达,照片中红线标明处有两个人,可作为其大小参考...二、步向成熟的暴力雷达——真正的超级远程预警雷达基地建立    从67-70年,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前苏联逐步建立了起强大的全球远程导弹来袭预警雷达网,形成了钢材坟场级、鸡笼级(包括德涅斯特河级、第聂伯河级、加瓦级)、伯朝拉级。

8、    1 暴力雷达杰作之一:钢材坟场级长波超视距雷达基地    这级雷达基地的确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钢材坟场,它是一种超长波、超视距远程导弹来袭预警雷达。他由总设计师楼库兹明负责研制,于1970年进行了针对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导弹目标的成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