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创作与时代革新

当代艺术创作与时代革新

ID:34212655

大小:60.3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4

当代艺术创作与时代革新_第1页
当代艺术创作与时代革新_第2页
当代艺术创作与时代革新_第3页
当代艺术创作与时代革新_第4页
当代艺术创作与时代革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艺术创作与时代革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论文,值得推荐当代艺术创作与时代革新时代、个人、艺术作品三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时代印记和生活记忆,每个时代的人对生活、对世界都有自己不同的观察。而艺术作品的形成更是个很奇妙的现象,它总是被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着,这些因素有创作者自身的所思所想,亦包含所处环境和特定时代所给予的观点。因此,艺术作品是一个时代文化和文明的体现。那么在如今时代下的绘画实践和作品又受到哪些内外力影响?这些影响又是怎么通过个人的创作表现和传达?作为一个生活在当下的青年,我试图把视角放在这些可以触碰的、有所感触的生活和绘画实践上。因此,我的关注点是:当今艺术人群的创作状

2、态与时代的关系。一、媒介影响文化优秀论文精品论文,值得推荐(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社会文化和艺术观念的流转)西方媒介环境学的祖师爷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1911~1980)有一句名言:文化中的一切变化都是媒介作用的结果。的确,尽管生活在现代社会的艺术家们谈到魏晋高士的风骨、两宋画坛的绚丽时,心生向往。但是也清晰地知晓,在当代的生活状态下,这只是一个远古而华丽的梦。我们不可能回到那种节奏缓慢的时代,更无法真正体会时代带给当时艺术家的感受,就像古人无法想象今天的我们依赖着手机、网络和数码科技生活一样。正因为媒介的变化,使我们的生活

3、节奏几乎从来没有这么快,我们与世界的交流也从没有如此便捷,当然也使我们的文化变得视觉化和大众化。用现在的大众流行语说,就是:在21世纪初,我们迎来了人文精神虚空的“读图时代”和“消费文化”。1.“读图时代”造就“卡通一代”媒介的发展,让文化由过去以“文本”为中心向以“视觉”为中心转化。在过去的时代里,文化的传播和学术的中心主要是通过读书和文本的方式,而我们这个时代无疑正经历着由文字向图像的转化,文化正从“咬文嚼字”到“看图说话”转变,世界也从一本书成为了一幅画[1]。在这样一个“读图时代”,我们的周遭图像几乎无处不在,因为图像的运用,让我们的阅读变得简单化,看文字的习

4、惯成了对绘本的阅读,而图像更是在向简单、直接的方向发展。图像媒介的发展,最显著的艺术产物便是“卡通一代”的产生。“卡通一代”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在形式上摆脱传统绘画中“居庙堂之高”的士人情怀,把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市场经济体制下所产生的都市流行风潮转化为各种看似表面的、大众化的、时尚化的、流行化的、甚至带有些快餐性质的图像,在给予观者感官刺激和色彩欢愉的同时,实则却是对新兴文化所隐含的文化危机最直接、浅薄和幽默的批判。“卡通一代”与图像文化的共通点,还表现在艺术家制作作品的心态少有沉重感,他们试图从一种表面化、流行化的方式去触碰另一种表面化的消费潮流。是故“卡通一代”一“出

5、生”,反对者便站了出来:“精英主义”优秀论文精品论文,值得推荐认为把大众流行风潮和商业文化放入艺术作品中,是一种文化贫血现象;政治与权利方往往把一切不关注政治问题的艺术都看成是肤浅的、无意义的;艺术乌托邦主义者,既认可精英主义的态度,又把艺术作为救赎的价值体现,以此斥责“卡通一代”的艺术作品[2]。当然,另一种声音也站出来申辩:生活在当下,艺术要表达的是商业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这就不可能不面对和表现它所生存的环境和社会基础,而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正是各种流行风潮的视觉塑造,把流行文化引入艺术作品是国际化美术文化的表现。一直以来,这两种声音不绝于耳,构成这两种声音的不单单

6、是单纯的批判和赞成的关系,而是他们背后文化意识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就是我要论述的下一个问题。2.“消费文化”消解“精英意识”(信仰)与前一个标题不同,“消费文化”和“精英意识”往往以对立的形式出现。英国人约翰•费斯克(JohnFiske)认为,消费时尚和流行文化对商业风潮的影响,将弱化精英知识分子的核心地位,使文化消费的大众成为社会变革的参与者。的确,当我们的生活被快餐、网络等名词充斥,当明星、名牌、股票、房价、畅销书成为了我们谈论的焦点,在这样一个时代,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时尚的关系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时代文化决定了我们体验和感受的是获取的信

7、息更多、节奏更快的生活。至此,“精英主义”所崇尚的古人宁静致远的智慧、拈花微笑的情怀,在这个竞争激烈、商业汇聚的时代里显得如此乏力而苍白。在过去意识形态的语境中,个人作为政治领域的参与者,知识分子表达个人某种观点时,扮演的往往是社会智者的救赎形象,个人作为高踞在在社会和生活之上的优秀论文精品论文,值得推荐“士人”;而在如今商业体制下的日常生活中,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作为公众的、开放的、在公共空间活动的表达自我的思想者和参与者。个人与社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表现为人与人的商业化的关系。这种直接性的关系日益深入和泛化,构成了社会转型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告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