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胎换骨的奇迹医生──张国华

脱胎换骨的奇迹医生──张国华

ID:34232070

大小:5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4

脱胎换骨的奇迹医生──张国华_第1页
脱胎换骨的奇迹医生──张国华_第2页
脱胎换骨的奇迹医生──张国华_第3页
脱胎换骨的奇迹医生──张国华_第4页
脱胎换骨的奇迹医生──张国华_第5页
资源描述:

《脱胎换骨的奇迹医生──张国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資料來源:光華雜誌脫胎換骨的奇蹟醫生──張國華行醫27年的骨科醫師張國華,靠著自創的技術與一雙巧手,修復了無數病患的畸形脊椎,也讓國軍台中醫院知名度大增。(林格立攝)2009年3月第100頁文‧滕淑芬 圖.林格立攝自從2008年12月底Discovery頻道播出台灣《脊椎神醫》張國華的人物報導後,距離台中車站30分鐘車程、原本知名度不高的太平市國軍台中醫院骨科門診人數就暴增。限診80人的門診量,禁不住病患苦求,超掛到300人,最後一位病患看診時已是晚上9點,而開刀病患更排到6個月之後。電視傳播驚人的效果背後,隱藏的是台灣病患對治療脊椎側彎的迫切需求。張國華醫生究竟施展了什麼

2、「神功」,打通背脊上的任、督二脈,讓脊椎畸型嚴重的病人,又能直挺挺的站起來?病例一:21歲就讀大三的張同學,小六時發現脊椎側彎大約20度,曾到台南成大醫院檢查,照過X光後,醫生建議先穿上背架矯正4個月並作觀察。沒想到病情仍快速惡化,半年內側彎角度就從20度增加一倍,醫生認為只有開刀矯正,但張爸爸覺得在「龍骨」上動刀風險太高,何況兒子除了稍瘦外,會跑、會跳,人也好好的,沒有致命危險,只願意採取保守治療,之後有半年時間幾乎每週都從雲林帶兒子到台中「整脊」。8/8資料來源:光華雜誌就這麼猶豫不決,拖了快10年,張同學的脊椎側彎已惡化到110度的嚴重地步,兩肩不齊、胸椎也向右凹陷一

3、大塊。張爸爸哀怨地說,3個姊姊都沒這個毛病,唯一男孩竟然脊椎出問題,老天爺真愛開玩笑;幸好張醫生的醫術好,開刀矯正後,兒子的脊椎終於直挺挺。病例二:住在台北的80歲趙樹芬奶奶,先生早逝,獨力扶養5位兒女成人,長年操勞。因骨質疏鬆導致駝背,彎度約50度,雙腳無力、站不直,得持枴杖走路。過去30年,若是彎腰做家事,都得靠右手肘支撐,磨得手肘脫皮長成一層厚厚的老繭。早年看過骨科,醫生建議開刀,但趙奶奶想到「月亮歌后」李佩菁就是因脊椎手術失敗導致下半身癱瘓,沒有信心。這次動刀,憂心的兒女們一度勸阻,但個性獨立堅毅的趙奶奶不想背越來越駝、晚年得在輪椅上度日,勇氣十足地進了手術房。張國

4、華評估,趙奶奶沒有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等慢性病,身體不錯,可以開刀。他將趙奶奶疏鬆坍塌的6節胸椎,換上人工鈦金屬材質,傷口從頸後到股溝,長達三十幾公分。術後,趙奶奶還「長高」了10公分,她和張醫生約定,下次門診要穿著旗袍來,讓醫生看看她的挺立身材。人體以「龍骨」為中心脊椎是支撐人體軀幹的樑柱,頸椎(7節)承接頭顱,經過胸椎(12節)、腰椎(5節)、薦椎(5節)、尾椎連接到骨盤,大樑若不穩,容易塌陷變形,壓迫到神經與血管,輕者疼痛、重則麻痺。脊椎的重要性可由蓋房子砌磚塊的過程來理解,正常的房屋牆面構造,每一塊磚都應排列整齊,磚塊與磚塊之間填有彈性膠泥(猶如骨骼間的軟骨組織或

5、椎間盤),磚塊後方則連接電線管路(神經中樞與動脈血管),外面再包覆著水泥(肌肉);靠著強有力的脊椎和肌肉,人體軀幹得以挺立,這也是人類異於其他動物,成為萬物之靈的原因。直挺挺的脊柱成就彩色人生,但脆弱的脊椎往往因遺傳、退化、神經肌肉疾病等等,導致變形無力而產生病變。8/8資料來源:光華雜誌譬如蓋房子時,若因施工品質不良、偷工減料,砌磚時沒有對齊,讓脊椎往一邊歪曲,就成了「脊椎側彎」;如果是往前傾,就變成「駝背」;如果磚塊經過多年風化,其中的材質已經稀疏空洞,就是「骨質疏鬆」。萬一由稀疏空洞磚塊砌成的房子,不幸又碰上大地震(跌倒或外力撞擊),就會造成老人家最怕的「壓迫性骨折」

6、。脊椎病變林林總總,共同症狀就是俗稱腰痛的「下背痛」。根據衛生署統計,國人一年花在治療骨骼肌肉系統及結締組織病變的醫療費高達台幣447億元(第6位)。盛行率:100人中有2人若是因為姿勢不良、施力不當造成輕微背肌扭傷和韌帶挫傷的疼痛,經過藥物、伸展運動、復健治療,都能得到舒緩;可是一旦脊椎出現結構性病變如脫位、側彎、旋轉扭曲等,甚至壓迫到神經時,就必須考慮開刀,而手術過程因麻醉、失血、巨大傷口帶來的疼痛與高風險,甚至可能造成半身不遂、大小便失禁等嚴重後遺症,讓患者聞之心驚膽顫,常陷於動刀與不動刀的兩難。尤其是治療70度以上大角度側彎、僵硬的側彎畸型患者,甚至需要施行兩次以上

7、手術,風險更高。傳統這類手術的療程是,第一次得先從身體前側方經胸腔或腹腔動刀(前路手術),將僵硬畸型的結構鬆解、破壞、部分切掉;接著視病患體力,隔週開第二次手術,這次則從背部後方動刀(後路手術),在椎弓根打入鋼釘,再將脊椎扳正、拉直和固定,讓骨骼慢慢癒合,術後得穿上背架復健3-6個月。由於胸腔是內臟器官的重鎮,加上脊椎距離中樞神經及主動脈只有2、3毫米之差,傳統前路手術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氣胸、肺炎、大血管損傷等併發症,而兩次手術時間加起來長達十幾小時,對醫生和病患的體力也是一大考驗。「槓桿法」四兩撥千斤能不能將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