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化学保护讲义

植物化学保护讲义

ID:34236178

大小:152.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3-04

植物化学保护讲义_第1页
植物化学保护讲义_第2页
植物化学保护讲义_第3页
植物化学保护讲义_第4页
植物化学保护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植物化学保护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绪论一、化学保护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防治水平: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防治方法:由原始简陋到现代化;• 防治效果:低效高效超高效;• 对人畜毒性:高毒(剧毒)低毒或无毒;• 对环境影响:严重、轻微或无污染。作物保护主要方法⒈农业技术防治:⑴杀灭害虫;⑵清除病源;⑶消灭杂草⒉物理防治⒊生物防治⒋化学防治⑴产生“3R”问题;⑵使用不当,会发生药害。二、农药发展应用概况  按农药使用时间和性质,农药发展应用阶段分为较明显的如下三个阶段:⒈天然产物应用阶段⒉人工合成高效化合物应用阶段⒊作用特异和与环境友好阶段三、国内外农药生产和使用概况• 农药使用中尽管存在不足,但其对人类的贡献是功不

2、抹,所以每年的产量、 销售额和应用面积都呈上升态势。⒈近40年世界农药销售额(亿美元)⒉各类农药生产个数⒊我国农药生产情况我国农药生产存在差距⑴产品数量少;⑵品种老化,结构不合理;⑶高效和超高效品种不多;⑷高毒高残留品种多;⑸加工制剂种类单一;⑹施药器械与施药技术落后。四,农药今后发展趋势⒈总目标“绿色”“环保”“与环境相容(友好)”符合现代农业的持续发展要求。⒉目标要求⑴靶标新颖;⑵选择性高;⑶有适当持效期;⑷易降解;⑸不易产生抗药性;⑹使用简便。⒊研发方向和途径⑴从天然产物中筛选先导化合物⑵开发新型高效安全化合物⑶开发新靶标化合物⑷发展昆虫生长发育调节剂⑸改造老品种,研制新

3、剂型⑹基因工程应用第一章第一节农药的定义与分类一、农药的定义农药的定义• 根据《农药管理条例》,目前我国所称的农药让要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它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它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二、农药的分类• 根据原料来源分类⒈无机农药:⒉植物性农药:⒊微生物农药:⒋有机合成农药:• 根据作用对象分类⒈杀虫剂:用来防治有害昆虫的化学物质。⒉杀菌剂:用来防治植物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⒊除草剂:用以防除农田杂草的化学物质。⒋杀螨剂:用来防治蛛形纲中有害种类的化学物质。⒌杀鼠剂:用来防

4、治害鼠的化学物质。⒍杀线虫剂:用来防治植物病原线虫的化学物质。⒎植物生长调节剂:用来促进或抑制农林作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⒏杀软体动物剂:用来防治有害软体动物的化学物质。• 根据作用方式分类(杀虫剂)⒈触杀剂;⒉胃毒剂;⒊内吸剂;⒋熏蒸剂;⒌拒食剂;⒍引诱剂;⒎不育剂;⒏昆虫生长调节剂。• 根据作用方式分类(杀菌剂)⒈保护剂;⒉治疗剂• 根据作用方式分类(除草剂)⒈选择性除草剂;⒉灭生性除草剂:第二节 农药的毒力与药效一、农药的毒力  毒力是指药剂本身对不同生物发生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一般是在相对严格控制的条件下,用精密测试方法,及采取标准化饲养的试虫或菌种及杂草而给予药剂的

5、一个量度,作为评价或比较标准。二、农药毒力测定•农药毒力单位⒈致死中量(LD50)⒉致死中浓度(LC50)⒊抑制中量(ED50)⒋抑制中浓度(EC50)三、农药的药效⒈杀虫剂;⒉杀菌剂;⒊除草剂四、农药药效计算⒈杀虫剂;⒉杀菌剂;⒊除草剂第三节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一、农药对作物的药害⒈农药的性质⒉植物的种类和生育阶段、生理状态⒊环境条件⒋植物药害的症状A.急性药害  急性药害在喷药后短期内即可产生,甚至在喷药数小时后即可显现。症状一般是叶面产生各种斑点、穿孔,甚至灼焦枯萎、黄化、落叶等。果实上的药害主要是产生种种斑点或锈斑,影响果品的品质。B.慢性药害  慢性药害出现较慢,常要经

6、过较长时间或多次施药后才能出现。症状一般为叶片增厚、硬化发脆,容易穿孔破裂;叶片、果实畸形;植株矮化;根部肥大粗短等等。药害有时还会表现为使产品有不良气味,品质降低。二、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刺激作用• 烟草制剂对水稻有促进生长的作用;鱼藤制剂可促进菜苗发根;波尔多液可使多种作物叶色浓绿、生长旺盛。似乎药剂在低剂量使用时,一般都对植物有一定的刺激生长作用。不过这种刺激生长的良好作用,需要经过严密的比较研究才能确认。第四节农药的毒性一、毒性的定义  将农药对高等动物的毒害作用称为毒性。测试农药的毒性主要用大白鼠来进行。农药可以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进入高等动物体内而引致中毒。二、毒性

7、的分类⒈急性毒性  一些毒性较大的农药如经误食或皮肤接触及呼吸道进入体内,在短期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如头昏、恶心、呕吐、抽搐痉挛、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等。若不及时抢救,即有生命危险。⒉亚急性毒性  亚急性中毒者多有长期连续接触一定剂量农药的过程。中毒症状的表现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最后表现往往与急性中毒类似,有时也可引起局部病理变化。⒊慢性毒性  有的农药虽然急性毒性不高,但性质较稳定,使用后不易分解消失,污染了环境及食物。少量长期被人、畜摄食后,在体内积累,引起内脏机能受损,阻碍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