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林小学项目建议书

黑林小学项目建议书

ID:34237656

大小:116.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3-04

黑林小学项目建议书_第1页
黑林小学项目建议书_第2页
黑林小学项目建议书_第3页
黑林小学项目建议书_第4页
黑林小学项目建议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黑林小学项目建议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章总论项目名称:黑林中心小学教工宿舍楼建设单位:赣榆县黑林中心小学项目负责人:李德强联系电话:0518-6751021建设地点:黑林中心幼儿园南端邮编:222122第一节项目概况一、项目基本情况1、功能定位县委县政府把改善偏远地区教师住房问题列为政府本年度的十件实事之一,本项目为赣榆县黑林中学宿舍楼工程项目,主要用于解决山区教师的住房问题,改善山区青年教师的居住生活条件2、建设地点拟建黑林中学院内西北角。3、建设规模本项目总建筑面积为3033平方米,五层砖混结构,可提供26户教师家庭使用和4户新毕业的青年教师居住,共四单元五层30户。4、主要

2、建设内容根据黑林中学发展要求,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宿舍楼30户,车库30家,以及配套设施等5、建设期及总投资本项目建设期8个月。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0014万元,其中工程费用250万元,其它费用50万元。6、资金筹措本项目建设资金筹措主要通过县财政扶持20%,即每户补助2万元,共60万元,镇政府扶持10%,每户补助1万元,共30万元。其他有学校筹措解决7、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详见表1-1。表1-1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建筑面积m230002车库个303建设期月8个月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万元3004.1工

3、程费用万元2504.2其它费用万元505资金筹措万元300二、项目由来第二节建设单位基本情况本项目建设单位赣榆县黑林中学,教职工176人,教师家属院31家,其中20间是上世纪70年代教室改造而成的。还有8户住房无伙房。建设教工宿舍楼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教师住房问题。其主要职责是:黑林中学教师住宿问题第三节结论与建议一、结论1、赣榆县黑林小14学教工宿舍楼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改善山区教师的居住条件,是一项民心工程,有利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安心工作,在创佳绩。2、本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黑林中学的布局,学校规划更加合理。二、建议1、为确保本项目建筑产品

4、质量,有必要成立一个强有力的项目建设领导班子,组织相关专业专家,各尽所能、各负其责,相互协调与合作,以确保该项目的质量。2、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建设单位在加强组织领导的同时应建立和落实有关制度,包括项目建设行政领导责任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参建单位工程质量领导人责任制、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招投标制度、监理制度、工程合同管理制度等。3、项目建设单位应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包括规划、交通、消防、人防、供水、排水、供电、环保、通讯等部门,多方征求相关职能单位对本项目建设的建议和意见,完善有关手续,确保项目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程序办事,从而保证整个项目建

5、设的顺利实施。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第一节教师居住条件差,不利于教师安心工作14黑林中学教师家属院共61间住房,其中40间属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所建教室改造而成的。目前地基沉降不一,墙体出现裂缝,水泥行条变形。门窗破烂不堪,屋耙霉烂,瓦片风化,漏雨现象十分严重。平日地面潮湿出青苔,家具霉烂长白霉,居住其中的教师关节炎病频发。每当雨天,雨水倒灌,屋内潮湿,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20户教师居住其中,每家两间屋,拥挤不堪,教师的居住条件急需改善。这小0间住房已定为B级危房,其余21间10户无伙房,教职工做饭都有困难,另有5户教师租住在附近民房,面临结

6、婚无房6户,共计41户。黑林镇属我县边缘地区,是革命老区。县、镇及教育局领导明确指示:要改善偏远山区教师生活居住环境,经黑林中学领导班子多次研究,征求教职工意见,报镇政府和教育局批准,拟在学校生活区北端建教职工宿舍楼一栋。第二节整合学校土地资源,规范学校布局由于历史原因,赣榆县黑林小学教师分散在学校的部分改建教室和散居在社会,给教师生活造成很多麻烦,也严重阻碍了教育的协调发展。因此,迫切需要整合居住资源,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摒弃以往由于房屋破旧和分散所带来的弊端。第三节教育先行,留得住优秀教师近年来,黑林小学的教育发展迅速,获得市县表彰,涌现出一批优

7、秀青年教师,为了留得住青年教师,为了黑林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解决教师的住房问题,让教师有一个相对舒适的居住环境。第三章总体方案第一节功能定位及建设原则一、功能定位本项目为赣榆县黑林中学教工宿舍楼建设工程,该工程为30户教师提供居住条件,二、建设原则141、统筹兼顾、量力而行。按照有关建设标准规定的建设等级、建筑面积指标,结合使用单位的实际业务需求确定建设规模,并为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2、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综合考虑建筑性质、建筑造型、建筑立面特征等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建成与周边环境有机协调的、环境优美的办公综合楼群。3、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

8、符合国家有关节约用地、节能节水、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规定。4、综合考虑公共服务及附属用房的建设,实行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共同使用。第二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