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柑橘小实蝇发生为害减轻原因探析

台州柑橘小实蝇发生为害减轻原因探析

ID:34242305

大小:59.3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4

台州柑橘小实蝇发生为害减轻原因探析_第1页
台州柑橘小实蝇发生为害减轻原因探析_第2页
台州柑橘小实蝇发生为害减轻原因探析_第3页
台州柑橘小实蝇发生为害减轻原因探析_第4页
台州柑橘小实蝇发生为害减轻原因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台州柑橘小实蝇发生为害减轻原因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台州柑橘小实蝇发生为害减轻原因探析-农学论文台州柑橘小实蝇发生为害减轻原因探析余继华,张敏荣,卢璐,陶健(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植物检疫站,浙江黄岩318020)摘要:柑橘小实蝇是起源于热带、亚热带有害生物,曾被认为是果蔬“头号杀手”。台州橘区在2007年首次报道发现柑橘小实蝇后,连续3年在局部橘园为害特别严重。但2010年后却很难查见柑橘小实蝇的为害,为探讨柑橘小实蝇为何不能在台州长期定殖原因,根据其生活习性,分析提出了柑橘小实蝇成虫群迁集中为害的可能性,以及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寄主植物和土壤条件综合影响的结果。这对相似生态区柑橘小实蝇的检疫防控

2、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关键词:柑橘小实蝇;种群动态;影响因子中图分类号:S43文献标志码:B论文编号:cjas160400180引言柑橘小实蝇[Bactroceradorsalis(Hendel)]属双翅目实蝇科寡鬃实蝇亚科寡鬃实蝇族,曾是一种重要的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2009年从《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中去掉,但仍然是《进境检疫性有害名录》中列出需要管控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柑橘小实蝇自2007年5月首次入侵台州以后,在温岭、三门和玉环的局部橘园和文旦园造成严重的为害,尤其是2008年在三门县浬浦镇一橘园,先在早熟温州蜜柑上为害并完

3、成一个世代,而后转入迟熟温州蜜柑上为害,严重的橘园果实危害率80%以上,2009年在玉环县一文旦园也发生严重为害。自2009年以后柑橘小实蝇却在台州“销声匿迹”,至今没有发现明显的为害。为此,笔者对柑橘小实蝇在台州发生为害减轻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探讨,现报道如下。1成虫群迁的可能性柑橘小实蝇成虫飞行能力强。据梁帆等[1]对柑橘小实蝇成虫飞行能力的测试,在室内饲养和繁殖的第3代成虫羽化后饲养至第7、8日龄,累计飞行距离分别达44.83km和46.54km;崔建新等[2]根据柑橘小实蝇日龄与性别对成虫飞行距离的实验,雌蝇16日龄时22h累计飞行距离最大

4、值为8.12km;雄蝇21日龄时连续22h的累计飞行距离为8.80km。据此推测柑橘小实蝇成虫飞行能力比较强,如果借助气流作用,其飞行距离可能会更远。分析2007—2009年柑橘小实蝇在台州发生为害情况,2007年为害特别严重的温岭市大溪镇、2008年三门县浬浦镇和2009年玉环县清港镇,遭受柑橘小实蝇严重为害的柑橘园和文旦园都在坐北朝南的山脚下,而且群集于一块橘园;2008年在黄岩沙埠镇沙埠叶村橘园单只诱捕器诱到104头成虫(但附近橘果却未发现有危害症状),与上述3个地点的地理环境基本一致。这3年橘园成虫诱捕量最多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8—10月

5、,此时正是南方暖湿气流频繁北上的时期,柑橘小实蝇成虫随着气流北上,碰到有山阻隔而又有适宜寄主时就在局部地区“安营扎寨”建立种群,对当地柑橘和文旦造成危害。因此认为柑橘小实蝇成虫有成群结队迁飞的可能性。2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对柑橘小实蝇种群数量影响较大。郑思宁等[3-4]对柑橘小实蝇不同生境种群动态与密度研究表明,柑橘小实蝇山谷生境的种群数量明显高于山脊生境;沿河生境的种群数量要显著高于非沿河生境;山谷与沿河生境较山脊与非沿河生境相对湿度较高、昼夜温差小、小气候较稳定,适合柑橘小实蝇生存与活动;单一果园与混合果园相比,混合果园橘小实蝇发生期长,

6、发生量大,为害重。柑橘小实蝇入侵后,在台州橘区发生为害严重的生态环境都位于朝南的山谷里,气温相对较高,小气候稳定,适于当年入侵的柑橘小实蝇生存。台州柑橘和文旦都是成片种植,挂果与成熟期基本一致,不利于柑橘小实蝇继代繁殖,加上台州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恶劣的气候环境也不利于柑橘小实蝇越冬[5]。2007—2009年在温岭、三门和玉环相继严重发生后,第2年都没有在原区域继续发生为害,这可能与台州的生态环境不适应柑橘小实蝇生存繁衍有关。3气候条件的影响柑橘小实蝇起源于东南亚的热带、亚热带,喜湿热,厌干冷环境,低温和干旱的气候不利于其生长和生存,温度是最重

7、要的影响因子。柑橘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化与空气温度(尤其是冬季低温)和湿度、光照及土壤墒情、蛹期降雨量等气候存在有独立和共同影响的复杂性。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和光刺激对柑橘小实蝇成虫繁殖起着重要作用,其贡献率达到53.48%,表明温度和光照对虫量变化作用最大[5-6]。柑橘小实蝇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8~25℃,当高于33℃或低于15℃时,蛹、幼虫和卵的死亡率均显著增加,温度还影响雌成虫产卵前期和产卵期,在适温范围产卵前期和产卵期短;冬季寒潮连续多日低温,成虫不利越冬[7]。据台州柑橘小实蝇课题组研究,当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时,橘小实蝇成虫较难成活

8、,持续4天低温成虫死亡率可达100%,当平均气温在15~18℃时其种群数量处低密度状态,当平均气温18℃以上时种群数量增速较快,并随气温的升高而升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