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册课堂知识点导学案18

高一语文上册课堂知识点导学案18

ID:34247114

大小:5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4

高一语文上册课堂知识点导学案18_第1页
高一语文上册课堂知识点导学案18_第2页
高一语文上册课堂知识点导学案18_第3页
高一语文上册课堂知识点导学案18_第4页
高一语文上册课堂知识点导学案18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上册课堂知识点导学案1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琵琶行》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2.鉴赏诗歌描写音乐的技巧。3.体会诗歌中环境描写的作用。4.背诵全诗。二、自主学习评价(20分)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5分)贾人()荻花()霓裳()六幺()铁骑()裂帛()蛤蟆()红绡()呕哑()嘲哳()2.对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凡六百一十六言凡:总共。B.别有幽愁暗恨生别:另外。C.却坐促弦弦转急却:退回。D.凄凄不似向前声向:朝着。3.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全都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C)①因为长句,歌以赠之②低眉信手续续弹③铁骑突出刀枪鸣④整顿

2、衣裳起敛容⑤暮去朝来颜色故⑥老大嫁作商人妇⑦去来江口守空船⑧梦啼妆泪红阑干A.①③⑦⑧B.②④⑤⑥C.①③④⑤D.②⑤⑥⑧4.下面对诗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B)A.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茫茫的江水倒映着明月。B.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宛转的鸟鸣声是黄莺从花下滑过时发出的,低低的哭泣声像泉水在冰下流动受阻时发出的声音。C.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顶端镶着金花的银篦因为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的罗裙被泼翻的酒沾污弄脏。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春天的江边鲜花盛开的早

3、晨和秋季的月夜,常常拿出酒来,自酌自饮。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古诗又称“古风”,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B.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易自然。C.《琵琶行》选自《白氏长庆集》,写于元和十一年秋。因为写了一系列针砭时政的讽谕诗引起了权贵们的忌恨,此前一年,白居易被寻隙贬为江州司马。D.《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诗歌叙述诗人与一位琵琶女的邂逅相遇,琵

4、琶女弹奏琵琶以及她的身世遭遇,意在表达对琵琶女等下层人民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6.下面对诗前序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诗前的序文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琵琶女的遭遇与诗歌的写作缘起。B.担任江州司马第二年秋天的一个傍晚,白居易到湓浦口送客时听到有人在夜弹琵琶,根据交谈时的口音,发现琵琶女是京都人。C.琵琶女的身世极为不幸。在京都做歌女时,她曾有过一段欢乐的生活,后来嫁给了一位商人,从此开始孤独落寞的漂泊生活。D.白居易说被贬江州司马后自己一直不以为意,只是听了琵琶女的弹奏与身世才勾起了被贬官的悲哀,这种说法未必可信。三

5、、合作学习评价(20分)1.琵琶女的琴声与身世为什么会引起诗人强烈的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一句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8分)琵琶女昔日在京都时是众人追捧的对象,风光无限,现在却到处漂泊,孤独落魄。生活上的巨大反差使琵琶女伤痛欲绝,其弹奏的琵琶曲就是这种情感的艺术表达。琵琶女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说和诗人有共同点。诗人在长安期间,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参预朝政,忧国忧民,不顾身计,结果落得远谪僻地、无所事事的下场。因此,琵琶女的琴声与身世才会让诗人产生强烈的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琵琶女遭遇的无比同情,更表达了对自己因忧国忧民

6、而被贬的怨愤。2.阅读第二段中对琵琶女弹奏琵琶曲的有关描写,举例说说诗人对音乐的表现有什么特点。(6分)第一,运用一连串比喻把难以捉摸的乐声表现得形象可感。“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些诗句都是用生活中具体的声音作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各种不同的音乐节奏和旋律。“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句,更是将乐声的圆润清脆、曲调的和谐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第二,不仅写乐声而且写弹着的感情。如“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别有

7、幽愁暗恨生”等,都让人感受到弹奏者的情感,这就达到了以“声”带“情”,以“情”传“声”,声情并茂的效果。 第三,不但写有声,而且写无声。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都是以无声衬托有声,用乐曲休止时听众的感受与反应来侧面烘托音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3.下面诗句中对江月的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6分)①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②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③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答案:①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与朋友分别时悲凉与难舍的心情。②以江心秋月反衬乐曲演奏结束听众仍沉浸在

8、乐曲之中的情状,侧面烘托音乐强烈的感染力。③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时内心无比的孤独与凄凉。三、形成性评价(30分)1.默写。(5分)①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②,。曲终收拨当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