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ID:34254808

大小:65.4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3-04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年级历史试卷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共4页。全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

2、,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CD

3、581年<2)589年③605年618年A.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B.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的建立的相关史实。从所学知识容易知道隋朝581年建立,然后589年灭掉陈朝,完成南北统一。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

4、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605年下令开凿大运河。由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2.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A.巴拿马运河B.苏伊士运河C.隋朝大运河D.灵渠【答案】C【解析】依据课本所学,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经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儿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濫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C项符合题意;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都不是最长的运河,AB项不符合题意;灵渠是秦始皇开凿的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

5、筑明珠”的美誉,D项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C。1.隋朝与秦朝的相似Z处有①结朿长期分裂割据,实现全国统一②创立过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政治制度③修建过大规模工程④短暂统一,二世而亡。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是比较题,考查的是学生对隋朝和秦朝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需根据对两朝基础知识的掌握分析对比,根据题的选项确定答案。秦朝灭掉六国,实现国家统一,为加强封建统治,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为维护国家的统一,秦始皇修筑了万里长城;因为秦二世的残暴,导致秦朝灭亡。隋文

6、帝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南北重归统一。隋文帝开创了影响后世的科举制;隋炀帝在位是修筑了隋朝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但是因为他的残暴导致隋末农民起义,隋朝灭亡。由此可见题中都是二者的相同点。选择答案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S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伐无道,诛暴秦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2.某同学赋词《临江仙》:“水比黎庶君比舟,贞观治,一新秋。月碎重圆星再聚,勤政真盛世,英名万代流。”你知道这首词称赞的是谁吗A.唐太宗B.唐玄宗C.隋文帝D.

7、隋炀帝【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唐太宗的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供关键词信息:“贞观治”、“水比黎庶君比舟从中分析:“贞观''是唐太宗年号,又因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水比黎庶君比舟";都与唐太宗相关;因此选项屮A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Z治1.隋唐时期出现了“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治世。从这些治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能得到的启示有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②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③国内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能促进社会的发展④劳动人民的辛

8、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隋文帝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在位吋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史称开皇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由于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历史上称这段吋期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盛,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因此,从这些治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能得到的启示有①项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是发展经

9、济的必要条件,符合史实;②项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符合史实;③项国内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符合史实;④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