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十二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解读

青岛十二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解读

ID:34260093

大小:4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4

青岛十二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解读_第1页
青岛十二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解读_第2页
青岛十二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解读_第3页
青岛十二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解读_第4页
青岛十二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岛十二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青岛市“十二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解读2011年12月6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青岛市“十二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青政办发〔2011〕30号)(以下简称《规划》)。《规划》肯定了“十一五”时期我市老龄事业和老龄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分析了我市人口老龄化形势的严峻性,阐明了发展老龄事业和推动老龄工作的紧迫性,提出了“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和老龄工作的主要任务。现就《规划》制定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读。问:当前我市老年人口状况及发展趋势如何?答:我市于1987年进入人口老龄化城市行列,先于全国12年、山东省7年。截至2011年底,全市60岁及

2、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32.67万人,占总人口的17.32%,年均增长率为4.5%,呈现出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程度高、高龄化突出、空巢化显著、农村老龄问题加剧等特点。预计到2015年末,全市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约160万,占总人口的19.3%;其中80岁及以上人口约25万,占老年人口的15.6%;65%以上的老年人口分布在农村;女性老年人口数略高于男性老年人口数。问:“十二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是指哪几年?答:是指从2011-2015年的老龄事业发展规划。问:“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7重要思想为

3、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工作方针,以世界眼光和国际标准谋划老龄工作,发挥本土优势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继续巩固完善家庭和社区养老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问:“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什么?答:实现社会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对城乡老年人的全覆盖,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进

4、一步健全养老社会服务体系,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逐步得到满足;进一步完善老年人精神关爱体系,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基本建立老年人宜居环境体系,社会敬老爱老助老氛围更加浓厚,老年人生活更有尊严、更加幸福;完善老龄工作体系;推动老龄产业加快发展,促进家庭和睦、代际和顺、社会和谐,把青岛建设成为老年友好型城市。问:“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1.坚持科学发展观。将老龄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立老龄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把解决当前突出的老龄问题和应对人口老龄化长期挑战结合起来,注重

5、体制机制建设,促进老龄事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72.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老年人的切身利益作为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老年人最关心、最迫切的现实问题,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3.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发挥政府在老龄事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加强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市场培育和监督管理,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老龄事业的积极性,形成发展老龄事业的社会合力。4.坚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完善道德规范和法律约束,巩固和支持家庭养老。营造浓厚的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多举措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化

6、养老模式,为老年人提供社会化养老服务。5.坚持统筹兼顾和分类指导相结合。充分考虑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稳步推进城市老龄工作,切实加强农村老龄工作。关注特殊老年群体,推动老年群体同其他社会群体之间、不同老年群体之间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问:“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第一,健全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达到195万人,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7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参保人数达到240万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全部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医

7、保和新农合的筹资标准及保障水平,实现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市级统筹,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达到70%;新农合筹资水平提高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3%左右,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8倍以上,参合率持续稳定在99%以上。稳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符合条件的城乡贫困老年人优先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农村五保老人供养水平不低于所在区(市)农村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对符合救助政策的老年人给予生活和医疗方面的救助,加大对残疾老年人的帮扶力度。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中,优先考虑住房困难的低收入纯老年人家庭。完善城镇独生子女父

8、母退休奖励制度。全面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奖励扶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