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看不见的城市”变成“看不够的生态文明城”-环境生态论文

让“看不见的城市”变成“看不够的生态文明城”-环境生态论文

ID:34261890

大小:57.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4

让“看不见的城市”变成“看不够的生态文明城”-环境生态论文_第1页
让“看不见的城市”变成“看不够的生态文明城”-环境生态论文_第2页
让“看不见的城市”变成“看不够的生态文明城”-环境生态论文_第3页
让“看不见的城市”变成“看不够的生态文明城”-环境生态论文_第4页
让“看不见的城市”变成“看不够的生态文明城”-环境生态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看不见的城市”变成“看不够的生态文明城”-环境生态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看不见的城市”变成“看不够的生态文明城”-环境生态论文让“看不见的城市”变成“看不够的生态文明城”文/刘天泽本溪市地处辽宁省东南部,总面积8411.3平方千米,人口152万,是国家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本溪市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曾经被称为“卫星看不见的城市”。30多年来,本溪市历届市委、市政府围绕改善环境质量,不断深化环境保护工作,以末端治理降污染,以法制建设解难题,以严格考核促转变,以生态文明绘蓝图,走出了一条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发展之路。在保持经济持续发展

2、的同时,“十二五”末期,本溪市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Ⅱ级以上天数占75.1%;饮用水水源水质持续保持地表水Ⅱ类标准;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76.3%。本溪市相继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低碳生态先进城市”“全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等称号,实现了从一个“卫星看不见的城市”到“看不够的山城”凤凰涅槃式的华丽转身。末端治理降污染本溪市的环境保护工作起步于末端治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本溪市的环境污染问题,国务院环委会在本溪召开污染治理现场办公会,通过了《本溪市城市环境7年治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的实施

3、使城市严重污染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规划》完成后,本溪市政府提出“一保吃饭,二保环保”,下大决心持续推进环境污染治理。30多年来,随着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提升,本溪市持续建设污染治理工程,先后完成了钢铁、电力、水泥等行业除尘、脱硫、脱硝设施的建设和升级改造。建成了覆盖全市各县(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截至2015年底,本溪市工业企业拥有除尘设施842套、脱硫设施47套、脱硝设施5套,污水处理设施205套,全市污染企业全部配套建设了污染治理设施。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7座,垃圾填埋场3座,医疗废物处理中心l处,危险废物产业园1个,城市环境基础设施

4、全面配套。本溪市的污染治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由过去大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变成了“洗肺城市”,由过去太子河水变黑,鱼虾基本绝迹的城市,变成了河水清澈,健身、垂钓游人如织的城市。法治建设解难题作为国家较大市,本溪市借助有地方立法权的优势,开展法治建设助力环境污染治理。本溪市人大先后立法批准了《本溪市老官砬子水源保护条例》《本溪市水污染防治条例》和《本溪市城市建设环境保护规划等,为保护辽宁省饮用水水源——本溪桓仁水库,市区饮用水水源——老官砬子饮用水水源和观音阁水库,落实环境功能区建设,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供了法治保障。依据地方法律,成建制地组建了本溪市水源管理办公室、

5、本溪市老官砬子水源环境监察大队,建立了水源保护的专门队伍。开展了勘界立标,水源保护区及其流域的执法监管,投资开展了湖泊生态治理工程。两大饮用水水源持续保持地表水Ⅱ类标准,保证了辽宁省和本溪市的饮用水安全。依据《本溪市城市建设环境保护规划》所确定的城市环境功能区划,调整、优化城市布局。累计搬迁市区内污染企业42家,建成了3个工业园区,1个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实现了企业向园区集聚,重点项目向园区摆放,集聚式发展,污染集中治理。工业区与居民区混杂的局面得到了明显改善,市区人居环境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严格考核促转变为强力推进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市政府一直坚持与企业和县(

6、区)政府签订年度工作目标责任状。2001年,借助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本溪的《广泛采用清洁生产控制本溪大气污染的政府能力建设项目》,本溪市政府建立了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成为我国第一个地方政府通过环境管理认证的城市。按照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本溪市政府将各相关部门纳入年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状。每年,市政府督查室牵头开展目标责任状的考核,通报考核结果,约谈责任状落实不力的县(区)政府和市政府部门,挂牌督办、依法查处责任状落实不力的企业。严格的考核促进了各县(区)政府、市政府部门和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本溪市政府的环境管理工作由过去环保局单枪匹马抓环保,转变为各县(

7、区)政府和市政府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市累计关停、关闭小高炉、小水泥、小造纸等重点污染源300余个。其中本钢集团整体关闭了年产90万吨生铁,具有亚洲现代钢铁鼻祖之称的本钢一铁厂。淘汰了1070立方米以下高炉9座,75平方米以下烧结机10台,4.3米焦炉2座,86吨/小时燃煤发电锅炉3台,完成了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并淘汰机动车35635辆。本溪市重点工业企业均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工作。通过落实清洁生产方案,企业实现了生产方式的转变。以本钢集团为例,建成了炼铁、炼钢、热轧和冷轧各自独立的水循环系统,并将各工序产生的污水全部送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净化后再利用。高炉

8、煤气、焦炉煤气以及余热、余压发电等能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