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管桩试桩施工方案

预制管桩试桩施工方案

ID:34266754

大小:204.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3-04

预制管桩试桩施工方案_第1页
预制管桩试桩施工方案_第2页
预制管桩试桩施工方案_第3页
预制管桩试桩施工方案_第4页
预制管桩试桩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预制管桩试桩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1、工程概况-2-2、试验目的-2-3、成桩试验选定-2-4、施工部署-3-4.1人员配备-3-4.2机械设备及测量仪器-3-5、施工工艺及方法-4-5.1、 施工工艺选择-4-5.2、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5-6.成桩质量检测-13-7.质量标准-13-8.质量保证措施-13-9、安全保证措施-14-10、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15-10.1文明施工措施-15-10.2环境保护措施-15--15-预制管桩试桩方案1、工程概况*****************采用φ600预制管桩,预制管桩型号为PHC-a600(130)-La型预应力管桩。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

2、级,建筑桩基础安全等级为二级。按Ⅱ类场地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6(0.05g)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0.000m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23.084m,试桩桩顶标高-2.5m(20.584m),桩长≥30m,桩端进入持力层(4)2、(4)3层大于等于16m及贯入度控制。相邻桩的桩底标高差不应超过相邻桩长的1/10及相邻中心距,预估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1500KN,同一承台下的管桩接头应相互错开。单桩承载力最终根据现场静载试验确定,工程试验桩承载力满足涉及要求后方可施工工程桩。2、试桩目的试桩完成后,通过桩的静载试验,确定桩基工程各项设计、施工等参数,选择桩基持力层、

3、判定沉桩的可能性,选择静压值,并确定打桩施工时停压标准等。3、成桩试验选定检查库的试桩数量为5根。试桩时应采取措施保证桩身侧向稳定性要求。试桩位置及标高详见附图。本工程原地面以下地质情况如下:(0):人工填土,为杂填土,成分包括粘性土、碎石块、水泥砖块等,夹杂物含量不均,认为因素影响大,厚0.5~4.8m;(2)1:粉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褐灰色、灰绿色,软~流塑,厚1020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80Kpa,桩侧压力特征值qsia=15Kpa,桩极限侧压力特征值qsia=30Kpa;(2)2:黏土、粉质黏土、褐灰色、灰黄色、硬塑偏软,夹少量铁锰质结核,厚度2

4、.5~23.2m,地基承载力特征fak=150Kpa,-15-桩侧压力特征值qsia=25Kpa,桩极限侧压力特征值qsia=50Kpa;(4)2、(4):粉砂、褐灰色、稍密~中密、饱和、呈砂土状,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厚度2.2~17.4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00~120Kpa,桩侧压力特征值qsia=20Kpa,桩极限侧压力特征值qsia=40Kpa;当入桩土深度5m≤h≤10m时,桩端阻力特征值qpa=200Kpa,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a=450Kpa;10m≤h≤15m,时10m≤h≤15m时,qpa=300Kpa、qpa=700Kpa;h>15

5、m时qpa=400Kpa、qpa=800Kpa;(5)3:粗砂、砾砂、中密、饱和、厚度3~4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桩侧压力特征值qsia=40Kpa,桩极限侧压力特征值qsia=80Kpa;当桩入土深度5m≤h≤10m时,桩端阻力特征值qpa=400Kpa,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a=900Kpa;10m≤h≤15m时,10m≤h≤15m时,qpa=600Kpa、qpa=1300Kpa;h>15m时qpa=800Kpa、qpa=1600Kpa。4、施工部署4.1人员配备表一管理人员配备表序号职务姓名序号职务姓名1工程经理4质检员2技术主管5测量员3技

6、术员6安全员表二劳动力配备表序号工序名称人数备注1机械操作人员52电焊工23其他人员54合计124.2机械设备及测量仪器-15-表三机械设备及测量仪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筒式柴油锤击桩机DF6212电焊机BX1-50023经纬仪J224水准仪DZS3-115全站仪GTS-102N15、施工工艺及方法5.1、 施工工艺选择通过对该工程设计图纸和所提供的地质资料的分析、工程设计图纸的认真领会,以及对现有设备性能的综合考评,本工程采用静压施工工艺,施工工艺如下:测量放线→桩机就位→复核桩位→挂吊桩钢丝绳→起吊桩→桩尖入土稳桩双向校正→初步加压→检查该桩身垂直度→正式

7、压桩→观测校正桩身垂直度→压至桩顶至地面1米时,再吊入桩就位→焊接接桩→继续压桩→作压力值记录→成桩→移机下一根桩压桩的工艺程序如下图:压桩工艺程序示意图-15-(a)准备压第一段桩;(b)接第二段桩;(c)接第三段桩;(d)整根桩压平至地面;(e)采用送接压桩完毕1-第一段桩;2-第二段桩;3-第三段桩;4-送桩;5-桩接头处;6-地面线;7-压桩架操作平台线5.2、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5.2.1 测量放线、桩定位1.布设测量控制系统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水准点建立测量控制网,并在施工现场打桩影响范围外设置座标和高程控制点,并经规划、设计、监理等相关单位复核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