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古城矿2.4mt新井设计【全套图纸】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古城矿2.4mt新井设计【全套图纸】

ID:34274043

大小:2.61 MB

页数:98页

时间:2019-03-04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古城矿2.4mt新井设计【全套图纸】_第1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古城矿2.4mt新井设计【全套图纸】_第2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古城矿2.4mt新井设计【全套图纸】_第3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古城矿2.4mt新井设计【全套图纸】_第4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古城矿2.4mt新井设计【全套图纸】_第5页
资源描述: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古城矿2.4mt新井设计【全套图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矿业大学2008届本科生毕业设计第98页1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矿区概述1.1.1矿井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交通条件概述古城矿井位于兖州市之东,曲阜市以西,分属兖州、曲阜两市,坐标为东经116°50′12″~116°54′00″,北纬35°33′12″~35°36′10″。矿井交通方便,京沪、新菏、兖石铁路在兖州交汇。307国道贯通井田,各村间均有简易公路相通。井田范围内主要河流有泗水河和沂水河。图一:古城矿位置交通图1.1.2矿区的气候条件中国矿业大学2008届本科生毕业设计第98页井田的气

2、候温和,属温带季风区,海洋至大陆性气候,由于被鲁南山区所隔,受海洋影响较小,气候变化显著,四季明显,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根据曲阜、兖州两县气象站1963年至1982年的统计资料,年平均降水702.7mm,年最大降水量1179.3mm(1964年兖州);月最大降水量405.5mm(1970年7月曲阜)最大降水量160mm(1972年7月6日兖州)雨量均集中在7~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61%。年平均蒸发量1719.5mm,最大蒸发时间约为4~9月份,约占全年蒸发量的80%。年平均相对湿度67.7%,绝

3、对湿度12.7毫巴,年平均气温13.8摄氏度,最高气温达41摄氏度(1967年6月4日曲阜),最低气温-19.3摄氏度(1981年1月27日曲阜)。年平均风速7.9m/s。极端最大风速24m/s,最大风速的风向多为偏北风(1963年3月15日兖州)。风相随季节变化,一般春季为南风,夏季东南风,冬季东北风。雷暴雨一般出现在3~10月份。11月份到次年3月份为冻结期,最大冻土厚度45cm(1958年1月25日~26日兖州),降雪期从12月份开始至次年三月份结束,最大厚度19cm(1955年12月3日)

4、。全套图纸,加1538937061.1.3矿区的水文情况(1)含水层井田内主要含水层有6层,自上而下分别为:1、第四系砂砾松散孔隙含水层组:该层厚度107.9~254.5m,平均为180.05m,其厚度变化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变薄。2、山西组3号煤顶板砂岩裂隙水含水层该层厚度0.92~36.69m,平均17.46m,属于上煤组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煤在开采过程中,预计顶板冒落以后,导水裂隙带高度可达下石盒子组底部砂岩。3、太原群第三层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该层厚度1.7~8.15m,平均4.86m,层位稳

5、定,全区发育。三灰含水层以静储量为主,易于流干。本层上距3号煤5.36~20.82m,上距3号煤39.8~65.65m。4、太原群第十层下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中国矿业大学2008届本科生毕业设计第98页本层位于16号煤直接顶板外,在17号煤冒落带之内。是下煤组开采时的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弱,单位涌水量0.0000687L/S.m,属重碳酸钠型水。5、本溪群第十四层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该层厚度0.4~13.1m,平均4.95m。岩溶不发育,富水性弱。本层上距17号煤底板10.14m~48.04

6、m,属于下煤组开采时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6、中奥陶系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奥陶系石灰岩是煤系的基底,是开采下煤组的间接充水含水层,从揭露奥陶系石灰岩岩性看,裂隙较发育,岩溶不够发育。富水性在水平垂直方向上表现出极不均匀性,井田内在假整合面15m以下富水性强,平面分布上主要富水区段为西部和北部奥灰埋藏较浅地段以及东部构造复杂区,一般单位涌水平均在1L/S.m以上。(2)隔水层井田内各含水层间隔水层较多,主要有以下三层:1、第四系底界隔水层井田北部为煤系地层露头部位,但在此区段第四系底部有一层厚度2.9

7、3~12.4m较稳定的粘土类地层与下伏地层相隔可起到隔水作用。2、下二迭系山西组以下隔水层组井田内二迭系地层由北向南逐渐增厚,其岩性主要为泥岩、砂质泥岩、粘土泥岩、夹有细—粗粒砂岩,此段隔水层组可以防止上部裂隙水下渗补给其它含水层。3、17号煤至奥灰隔水层组井田内17号煤至奥灰顶面正常地段间距为32.75m~61.65m,该段岩性主要为粘土泥岩、砂质泥岩、细粒砂岩及三层石灰岩,该层可以起到一定的隔水作用。未来矿井深部开采17号煤时,由于十四灰,奥灰都具有强大高水头压力,隔水层厚度难以承受,会给开采

8、17号煤带来威胁。因此,应对十四灰、奥灰进行疏干降压。(三)断层的导水性从井田钻孔揭露,抽水资料及简单水文观测资料上看,井田断层富水性和导水性弱。(四)水文地质类型中国矿业大学2008届本科生毕业设计第98页勘探查明,2上、3层煤的水文地质类型为二类一型,即以裂隙含水层为主,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16上煤、17煤为三类第一亚类一型,即以岩溶含水层为主的顶板进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当底鼓突水时,可以转化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的底板进水岩溶充水矿床。1.2井田地质特征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