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唐山历史一模带答案

2013年唐山历史一模带答案

ID:34274341

大小:71.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4

2013年唐山历史一模带答案_第1页
2013年唐山历史一模带答案_第2页
2013年唐山历史一模带答案_第3页
2013年唐山历史一模带答案_第4页
2013年唐山历史一模带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年唐山历史一模带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唐山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三年级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唐山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三年级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24.《管子·国蓄》记载:“夫民富则不可以禄使也,贫则不可以罚威也。法令之不行,万民之不治,贫富之不齐也。”在此,管仲强调A.要实行仁政,以德治民B.严刑峻法是造成社会不安、政权不稳的根源C.富民是礼乐教化的基础D.贫富差距调节对于维护统治秩序的重要性25.关于“五谷”,古代最主要的说法有两种:最初流行的说法是指麻、黍、稷、麦、菽,而后来最流行的说法是指稻、黍、稷、麦、菽。较早流行的“五谷”中无“稻”,主要原因在于A.水稻的发明较晚  

2、    B.麻是古代主要的经济作物C.最初的经济重心在北方D.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26.黄宗羲说:“唐之所以亡,由方镇之弱,非由方镇之强也。是故封建之弊,强弱吞并,天子之政教有所不加;郡县之弊,疆场之害苦无已时。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乎!”在此,黄宗羲A.着重分析了唐朝灭亡的根源B.提出了扩大地方权力以限制中央集权C.反对实行分封制D.主张设方镇以克服分封制、郡县制弊端27.书法家张胜利认为,中国书法的至善境界是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凡是人工刻意造作、雕痕明显的书法,即是适用性、装饰性工艺,而不是心之画,更谈不上书法艺术。据此推断,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艺术是A.

3、小篆B.隶书C.草书D.楷书28.“孔子删述六经,即伊尹太公救民水火之心。故曰‘载诸空言,不如见诸行事’……愚不揣有见于此,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时之务者,一切不为。”此言论体现的核心思想是A.孟子的“民贵君轻”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守仁的“致良知”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29.据史书记载:西汉文帝曾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判案多少起?收支多少钱粮?”周勃惶恐不能答。左丞相陈平辩解说,这些都不是丞相的事,“使公卿大夫,主管具体事务的官员都尽到自己的职责,才是丞相之责”。这里强调的是,丞相拥有A.审议决策之权B.监察百官之职C.上传下达之责D.专司行政之事30.18

4、84年,淮军将领张树声在《遗折》中说:“夫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驯致富强,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这表明张树声A.意识到民主潮流已无法阻挡B.本质上仍是要维护清王朝的统治C.认识到洋务运动已完全失败D.彻底否定了“中体西用”的思想31.孙中山提出的五权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加上考试权、监督权,实行五权分立。可见,在孙中山看来,西方三权分立的主要弊端在于A.官员产生方式B.权力划分不细C.民主具有虚伪性D.不符合中

5、国国情32.1952年1月25日,最高国务会议通过的《1956到195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第27条为:“除四害。从1956年开始,分别在5年、7年或者12年内,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消灭老鼠、麻雀、苍蝇、蚊子。”自此,麻雀成为“法定”被消灭的对象。1958年4月24日《人民日报》用“动人的奇迹”来形容这场“麻雀战”。有学者统计,截至1958年11月上旬,全国各地共捕杀麻雀约19.6亿只。这场“麻雀战”是A.科学的决策,丰硕的成果B.中共八大理论的正确实践C.提高农业粮食产量的必要手段D.党内左倾错误在经济领域的反映33.这是罗马帝国鼎盛时期的一个案例:一个贵族垂

6、涎另一个贵族的财产,而后者碰巧在帝国家庭中失宠,此时前者就可作为控方揭发后者叛逆罪,如果被告判处死刑,前者就可得到被告的一部分财产。这说明A.罗马法无法有效的解决财产纠纷问题B.罗马法的缺陷使其成为贵族斗争的工具C.罗马法不利于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D.贵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帝国的稳定34.有统计显示:在英国1700~1790年间,有400多万英亩荒地被开垦成农田;1700年,一个农民大约可以养活1.7个人,到1800年可以养活2.5个人,农业生产率在100年间提高了47%……1600~1800年间,英格兰人均农业工人产量增加73%。这说明当时英国A.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

7、的支柱B.工业产值逐渐超过农业产值C.工业革命促进农业经济发展D.农业科技创新使农业生产率提高35.1856年,西门子使用蓄热室为平炉的构造奠定了基础。1864年,马丁利用有蓄热室的火焰炉,用废钢、生铁成功地炼出了钢液,从此发展了平炉炼钢法,被称为西门子—马丁炉。在1930~1960年三十年间,世界每年钢的总产量近80%是平炉钢。由此可知A.平炉炼钢法是近代炼钢法的开端B.技术创新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作用C.炼钢技术发明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D.钢产量在工业革命后迅速提高 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今日根本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