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ID:34278995

大小:55.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3-04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分析_第1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分析_第2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分析_第3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分析_第4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2012学年上学期期末小一语文试卷分析一、考试总体情况分析:参考人数47人,总分为4512分,人均96.34分,优秀率90%,及格率100%。100分以上的有8个,80分以上的有34个,70—60分有5个。从卷面上看,学生做的还是不错的,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二、对试卷的总体分析总体而言,该试卷覆盖面较广,信息量大,贴近学生生活,既考察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又检测了学生的运用能力,题量适中,难度适宜,依据课标,尊重教材。本次考试有基础知识、阅读写作和附加题三大块内容,考核内容较为全面,包括字、词、句

2、、阅读短文,题目有一定的灵活性。三、答卷情况分析从答题情况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阅读能力还偏弱。以下就答卷情况进行分析。第一题:我会连线。从学生答卷来看,95%以上的学生都连对了,说明学生生字掌握的好,只有极个别学生因为粗心看错导致连错。第二、三题:把声母、韵母相同的字送进小房子里,失分率10%。有一小部分学生还是因为粗心分不清“p”和“q”,“ao”和“an”,导致失分。第四题:我会读拼音写字。大部分学生字迹工整,书写正确。只有个别学生没认真读拼音,导致写错别字。第五、六题:考察学生对反义词和

3、形近字的辨别能力。本题得分率99%,说明老师平时抓得扎实,学生掌握的好。第七题:一字组多词。得分率97%,说明学生对识字、用字这块掌握的较好。第八题:据课文填空:得分率90%。学生对“作者”理解模糊,不知“作者”是什么意思,还有个别学生写成错别字,导致失分。第九题:我会读,我会答:阅读题目简单,但要想做好,还得细心。出卷者似乎有意考察学生的细心,得分率85%,学生不能够准确理解题意,写的还是短文中的答案,导致失分。第十题:看图写话,得分率90%。大部分学生都会把看到的写出来,错错别字现象较多,而且标点符

4、号运用得也不太理想。附加题:写出汉字的音节。主要考察学生对我会认的生字的识记和音节的掌握情况。得分率95%,只有极个别学生因为粗心和方言的影响,声调写错和标错。三、今后改进教学策略对本试卷和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之后来看,我认为在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方面下功夫,在教学中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重视:1在平时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能够使学生把心里所想的,准确的表达出来。在加强说话引导学生的同时,逐渐让学生能够用笔把它写下来。2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加学生的

5、阅读量,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句用本子摘抄下来。3在平时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读书、倾听、观察、动手、思考等习惯,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4在平时教学中,加强阅读训练。在课堂教学中多教给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2011-2012学年上学期期末试卷分析学校:和尚桥镇段庄小学班级:一年级学科:语文姓名:田丽萍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第一学段朗读教学的目标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新课改以来,

6、大家都重视了朗读的教学,但是在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有些学生不愿开口读,老师布置的朗读任务不能完成;有些学生朗读时是“小和尚念经”,不能入情入境;个别学生已经学过的课文仍读不通顺。这势必会影响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而朗读则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是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语文殿堂一把金钥匙。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加强朗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多读多练培养他们的感受力,提高朗读能力。以下是我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对培养和提高学生朗读能力一点做法,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批

7、评指正。一、       让教师的语言充满童趣 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教师课堂语言是否有趣味性,能否煽动孩子们的情趣很重要。如果教师课堂语言生硬,枯燥,平淡,那么孩子们就容易产生听觉的疲劳,将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如在教《荷叶圆圆》一课时,我说“课文中小青蛙把荷叶当成歌台,其他小伙伴把荷叶当成什么?”孩子们无动于衷,我灵机一动,换一种方式说“大家喜欢看《你最有才》吗?今天我们就是选手,讲台就是我们的舞台,看谁最有才”孩子们马上兴奋起来。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需要有感染力。同时,还要注意语言的导向性。例如

8、在引导学生理解“摇篮”一词,我提出的问题是“同学们摇篮是什么?”教室里鸦雀无声。于是我又问道:“同学们见过摇篮吗?知道摇篮是干什么用的吗?”同学们异口同声“见过。”还有个同学说:“老师,我知道摇篮是摇小宝宝睡觉用的。”可见,教师的语言应该给学生的思考提供方向。  二、让教师成为学生的领头雁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老师的范读是指导其有感情朗读的最好的最直接的办法。低年级的孩子模仿能力强,有些孩子把教师读书时的表情、语气模仿得惟妙惟肖。有声有色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