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 _“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_教学设计_教案

参赛 _“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_教学设计_教案

ID:34280583

大小:51.3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4

参赛 _“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_教学设计_教案_第1页
参赛 _“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_教学设计_教案_第2页
参赛 _“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_教学设计_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参赛 _“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_教学设计_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参赛_“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_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利用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图评价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掌握河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作用,并能迁移运用到其他区域。3.能够举例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4.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以及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地图,培养学生对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2.阅读长江三角洲旅游资源分布图以及长江上、下游景观图,对比分析和归纳本区内的区域差异,初步培养学生对比分析能力。3.通过教材活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培养

2、学生分析和归纳的地理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初步树立区域内协作、共同发展和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2.教学重点/难点1.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对生活的影响。3.教学用具课件4.标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请一名同学朗读教材49页第一段的文字,将学生带入长江三角洲这一地区的学习中,然后提问学生,说出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印象。学生自由分享,教师总结并板书。板书: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讲授新课]一、江海交汇之地(板书)1.教师引导学生读教材图7.13,指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致范围(板书),并引导学

3、生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读图思考: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有哪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板书:(一)地理范围:上海、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并发表小组看法教师给予指导:◆气候:长江三角洲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地形:长江三角洲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湖:河网密集、湖泊众多。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板书并总结:结合地图以及以往学习过的知识,我们知道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是我国传统的粮食产区;同时河网密集、湖泊众多,又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因此这里自古就是我获著名的“鱼米之乡”.2

4、.结合教材图7.13,引导学生读图找出“江”、“海”,从而进一步理解标题中的“江海交汇之地”的含义,知道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教师总结并板书:(三)江海交汇之地:3.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完成教材51页活动题第1.第2题。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及时引导。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长江三角洲地地理范围以及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河流、土壤等,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此外我们需要分析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了解河流上、中、下游对区域的影响作用。作业布置:完成《初中区域地理导学》相关练习课后习题完成《初中区域地理导学》相关练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