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旨概括题解题技巧

主旨概括题解题技巧

ID:34280691

大小:164.8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3-04

主旨概括题解题技巧_第1页
主旨概括题解题技巧_第2页
主旨概括题解题技巧_第3页
主旨概括题解题技巧_第4页
主旨概括题解题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主旨概括题解题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多快好省”地作答阅读理解考试大纲中对于阅读理解部分的要求为:“一般包含一段话或一个句子,要求应试者选出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的一项。”由于阅读理解题型种类多样,测查能力全面,纵观五年来公务员考试真题,不难发现阅读理解类题目已经成为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固定题型,并且呈现题量稳定、难度逐渐增大的特点。而在这五年国考中,阅读理解都是以片段阅读的形式出现,具体题型主要为:其中主旨概括、意图推断、细节判断、观点态度把握、衔接排序为重点题型,每年国考均会有较多道题目出现;词句理解一般为隔年一考,也需要做好备考;标题选用只在2007年出现过一次。在各省公考中,大部分省市也主要

2、以片段阅读为主要题型,只有部分省市会有语句表达类题目和篇章阅读题,例如北京、上海、黑龙江、广东、江苏等。考生在备考时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行掌握。建议考生在做阅读理解类题目的时候,先读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材料。这样不但比较容易、准确地找到对回答题目起到关键作用的内容,也可以节约许多时间。同时,由于考场上紧张的环境可能会使考生在阅读时难以保持放松、平和的心态,尤其是做一时答不出来的题目,更是会使考生产生焦虑感,表现为往往纠缠于材料中的某几句话而难以做出理智判断。所以建议考生在做阅读理解题的时候一定要纵观全段,从材料全局来分析思考,找到其中的逻辑联系、语意重点

3、。这也是解答阅读理解类题目时的重要注意事项。一、主旨概括类题型主旨概括题是公考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题型,每年国考都会大量涉及,需要考生重点关注。这类题目的特征表现为问题中一般会出现标志性词语,例如:“主旨”、“主题”、“核心”、“概括”、“主要”、“中心”等等。在做这类题目时,主要有以下几点技巧。(一)把握中心句在有的阅读题目,尤其是片段阅读题目中,经常会出现概括一段话的主要意思的句子。这就是该文段的中心句。找出中心句就抓住了这段话的中心意思。中心句可以在文段的任何位置,但一般来讲,经常在段首和段尾出现。例题1:(2008.国考)中国的沙漠的确为世界上的科学

4、家提供了与火星环境最为相似的实验室。//科学家们已经去过了地球上最为寒冷的南极洲,也去过了地球上最为干燥的智利阿塔卡马沙漠,但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的极端环境。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意思是:()A.中国沙漠为外星研究提供理想场所B.中国沙漠比南极洲更适合进行生物研究C.科学家为何选择中国沙漠作为研究对象D.具有最极端的环境是中国沙漠的主要特点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把握中心句题目。材料的第一句就是中心句,表明了材料的主旨,因此正确答案选A。B选项的内容在材料中找不到依据;C选项中的“为何”在材料中没有明确描述;D选项主体错误。答案为A。例题2:(2010.

5、江西)对于假的东西,只是堵,不讲明必须堵的道理,也会有副作用。//例如对于假钞,如果只是没收,不指明它的危害,人们反而会产生疑惑甚至不满。对于假道理,除了触犯法律的可以采取法律手段,依法取缔禁止外,其它的必须揭露批判它假在哪里,危害在哪里。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讲道理要以理服人B.假道理的危害C.道理也要打假D.对于假的东西,只是堵,不讲明必须堵的道理,也会有副作用解析:通过题干中“例如”可知后面的内容是对第一句话的解释,也就是说第一句“对于假的的东西,只是堵,不讲明必须堵的道理,也会有副作用”是中心句。由此可知这段文字意在说明对于假的东西要讲明堵的道理

6、,不能只堵不讲。例题3:(2009.国考)跟电影中创意以导演为中心不同,电视行业创意的中心是编剧。//编剧在电视行业中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小画框给视觉发挥的空间没那么大,语言艺术就显得特别重要。情景剧还有故事情节作为吸引力,而喜剧秀就完全是靠演员的表现和语言的魅力了;又都是在棚里拍,从拍摄上讲是纯技术活儿,创意都在于对话和表演。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A.比较电视与电影行业创意上的差异B.强调语言魅力对电视行业的重要性C.分析电视行业各种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D.解释电视行业创意以编剧为中心的原因解析:材料的第一句是判断句,后面的内容都是在解释为什么“

7、电视行业创意的中心是编剧”。选项A将文意范围扩大到了整个行业;选项B缩小了文意范围;材料中虽然叙述了一些电视行业的要素,但是没有关于其之间关系的分析,所以选项C也不正确。答案为D。例题4: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已经超过3000万。进入2010年以来,应届毕业生的大潮更是滚滚涌入人才市场。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多年从事人才测评研究、教育的樊政老师。樊政对本报记者讲:“每年新增的几百万的应届高等院校毕业生对于中国数以亿计的劳动者大军,并不是一个过剩饱和的概念。恰恰相反,这些青年学子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最宝贵的人才资源。‘21世纪什么最贵,是人才’并不是一句没有根据的

8、电影台词。但是,人才的形成并不是仅仅靠合理安排专业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