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是一种境界(修)

和谐是一种境界(修)

ID:34282803

大小:66.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4

和谐是一种境界(修)_第1页
和谐是一种境界(修)_第2页
和谐是一种境界(修)_第3页
和谐是一种境界(修)_第4页
和谐是一种境界(修)_第5页
资源描述:

《和谐是一种境界(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和谐是一种境界陆城二中胡家敏和谐不仅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境界。我们这些在基础教育一线工作的教师,在目前这种美其名曰素质教育,实则把应试教育升学的巨大压力推给教师来承担的情况下,我在这里提出这个关乎心态与境界的话题,与我的同仁共勉。(因为老师们的教育理论水平比我高,实践经验比我丰富,我不想班门弄斧。)先暂且不说我们班级人数的饱和状态,单就每天的备与教,就已达8小时之多,还有辅、改、考呢?比如找学生谈话,学生问问题,培尖辅差;还要读书笔记几万字,论文多少篇,听课多少节;还有这样那样的听讲座,例会等等,计算下来,靠一周的四十小时正常的

2、工作时间,我们就是有三头六背,恐怕也做不过来。我们的工作量实在是太饱和了,我现在才明白教师不长寿的真正原因。不过,好在我们在磨砺中早已习惯这样工作,早已习惯加班加点,早已增长了我们的本事。话说回来,对于老师这种超负荷工作的现状,基础领导是无能为力的,他需要教育观念的彻底转变,教育体制的真正改革。众所周知的道理:动态的脑力劳动是无法用时间来衡量的。既然我们的工作还要继续,我们的压力还要继续背负着,那我们就学着六十岁人三十岁心脏,学着极目千年事,心地一平原,用年轻的心态、平和的心态来继续我们的工作与学习。这需要一种状态,更需要一种境界

3、——与自我心灵和谐。什么是与自身心灵和谐呢?我们不妨看看先贤孔子,他游卫国的匡地时,突然遭到一群人的围攻,孔子坐在中间,若无其事的弹着琴唱着歌,这时候,他的弟子子路慌慌张张的来到他身边说:先生,您怎么还有心思娱乐呢?孔子平静的说,你过来,我告诉你我是怎么想的。他说:我希望我的道行通达已经很久了,但是没有得到,为什么啊?这是时运不好。尧舜时代,天下是没有不得志的,并不是因为他们智慧高超,而是因为政治清明;桀纣时期,天下没有得志的,也不是因为他们才能低下,而是因为暴君当道。这一切都是时势造成的啊!孔子接着说:在水中穿行不避蛟龙,是鱼夫

4、的勇敢;在山中行走不怕猛虎,是猎人的勇敢;在刀刃之中视死如归,是烈士的勇敢;遇大难而不畏惧的——这就是我——圣人的勇敢!圣人才是真正的勇敢!奇怪的是,过了一会,一个军官带着士兵来到孔子身边说:对不起,我们认错人了,把您认作阳虎了,我们向您道歉!孔子处大险而不小惊,这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平和状态了,而是一种心灵境界了。试想,在生命存亡的关键时刻尚且如此,还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呢?尘世蔽眼处,我心依旧是一片青,喧声封耳地,我心仍然有半帘静。  时值今日,凡事需要我们处于一种平和的外在状态可能比较容易,如果要真正达到一种心灵的平和,恐怕就

5、不那么容易了。心灵的平和,对于我们做教师的,尤为重要。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是一代代需要我们去扶持成长但又缺乏理性思考的、相对任性的后生们。因此,教育者常保平和心态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  关于和谐的概念,我们看看《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说:(与事物、人物等)配合的适当和匀称。如音调和谐,画的颜色和谐,和谐的氛围等。譬如苏州园林的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等等。正因为设计和谐,它才成了中国园林的标本。在《文史哲百科大词典》上说:和谐原属美学范畴,指事物或现象各方面的协调配合与多样性的统一,现实本身的合乎规律

6、的过程,是艺术中的和谐的本源。诸如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清山绿水,相互映称。再说哲学上的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事物存在最佳表现形态,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妇唱夫随,患难与共,小桥流水人家,显然提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默契合作,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和谐产生美,产生最佳组合、产生最佳效益。我想,就是原于哲学上的这一解说,实现和谐社会才成为人们孜孜以求的理想;才有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也才有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部署今后五年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工

7、作。古有孔子的“以和为贵”、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论断,今天,胡锦涛总书记又把和谐社会准确的理解为28个字——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看来,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亘古以来的梦想,人人向往之。追求和谐,是人的本能,和谐就是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和谐,又是自然的。“就好象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一样,就好象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每个自然人都需要得到他人的理解与尊重,这是无庸质疑的。那么,和谐传道、授业、解惑,也是不是一种自然本能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和谐课堂,不仅能让

8、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的最佳状态,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更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健康心灵的培养。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更和谐呢?一、和谐课堂,需要教者营造一种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好心情走进教室,让知识融入好心情之中再传输给学生,学生就会愉悦的接受。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