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压力调查报告

高中生心理压力调查报告

ID:34285042

大小:103.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4

高中生心理压力调查报告_第1页
高中生心理压力调查报告_第2页
高中生心理压力调查报告_第3页
高中生心理压力调查报告_第4页
高中生心理压力调查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生心理压力调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中生心理压力调查前言对现代高中生来说,压力是一个很普遍现象,几乎每位学生都会觉得学习有压力。随年级的不断升高,高考的临近,这种压力也越来越大,而随着压力产生的种种问题也就成为困扰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心理问题。一、调查目的:1、了解高中生心理压力来源,以便进行更深的的调查研究;2、发现心理方面的问题以便与教师结合具体方法给予正确指导,使之能够更好的适应高中紧张忙碌的生活。3、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现状,找出当前高中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及应对措施。二、调查对象及方式:本次调查采用的方法是“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是在高一的两个班级当

2、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共发出调查问卷120份,收回110份,回收率达91.67%。三、调查内容:主要调查高中生的环境适应问题、学习情况、人际交往、与家长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四、调查结果:1、学生学习压力状况(1)学习压力的基本状况调查问卷统计显示:从上图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睡眠时间可以看出:他们感觉不适应高中生活,学习压力比较大。(2)学习心理压力的来源:任何现象的产生,总是有其原因的,高中生的学习心理压力从何而来?分析起来,其来源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外在因素,一是个人因素。①外在因素: a、来自学业的压力。学业压力无

3、疑是高中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进入高中以后,学习负担加重,表现为科目增加,课程加深,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高。一些学生从一开始没有很好地加以调整,以适应这一急转弯时期,感到压力很大。尤其是部分没有考取高中而靠交调节费进入高中的学生,底子簿,接受能力较差,心理压力就更大。b、来自考试的压力,同学的竞争压力。在调查中,有81.82%的学生特别关注自己的成绩,并且有32%-33%的学生情绪受成绩影响较大。可见,学生十分期望自己能考出好成绩给自身带来很大压力。c、来自家庭的压力。调查统计显示:有87.18%的父母对孩子期望很大

4、,并且有82.5%-89.74%的父母会拿孩子和其他同龄人比较。家长为孩子的学习创造条件是必要的,但做得过份只会让孩子感到压抑,适得其反,增加无形的压力。d、学校的压力。虽然实施素质教育,但也不是不讲求升学率。所以,升学率问题仍然是学校声誉的重头戏。学校在思想上、学习上等方面给学生带来了巨大压力。②个人因素:学业、考试等方面对学习固然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但是在同样的压力下,个人所感受到的压力程度却不同,有的甚至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这是与个人的个性特质有关。a、个人追求成就目标要求过高。b、自我概念差。(3)对策分析:①

5、、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定好位。学生目标不要超过自己的上限水平,也不要自暴自弃,要有“坚持就是胜利”的精神。②、家长要多了解子女的心理,多与子女进行沟通,减小孩子的心理负担。建立起良好的家庭关系。因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③、学校应努力践行素质教育,重视学生课余生活,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各科老师也应减轻课业负担,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2、学生学习态度(1)调查的基本情况调查显示:从此图,反映了不少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2)对策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学生

6、的学习行为和学校效率,对于上述问题,,应该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入手。尝试下面两种做法:①、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自愿投入到学习中去。可以让每位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内容找材料深入了解、分析,让他在课上讲述,和其他人分享他的成果,让学生有成就感。②、转变角色,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的想法、做法在课堂上得以释放,才不至于压抑学生的想法,解决教师“独裁思想”的问题。3、学生心理压力的调节:(1)学生心理压力调节方式的基本情况:其它方式包括:发脾气、上网、做运动、写日记、听音乐、哭泣、睡觉等方式来宣泄不悦之情。(2

7、)对策分析①、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应改进教育方法,创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多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的状况,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老师要正确指导学生减轻压力,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②、学校应建立起学生的“心理档案”,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建立“心理咨询室”,并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构建“学生心理档案”,把学生的家庭情况、人际关系、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情绪意志、个性品质等方面记载下来。心理咨询室工作人员应多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积极引导有问题的学生主动咨询相关事宜。有条件

8、的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听取心理健康讲座、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等等。③、家长应加强沟通意识。多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确立与孩子的平等地位,消除代沟,做孩子的知心父母,及时调节孩子的心理问题。结语通过这次问卷调查,使我更详细地了解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压力情况,这样我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0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