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表面改性方法综述

聚合物表面改性方法综述

ID:34285057

大小:5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4

聚合物表面改性方法综述_第1页
聚合物表面改性方法综述_第2页
聚合物表面改性方法综述_第3页
聚合物表面改性方法综述_第4页
聚合物表面改性方法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聚合物表面改性方法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聚合物表面改性方法综述连建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摘要:本文综述了聚合物表面改性的多种方法,主要包括有溶液处理法、等离子体处理法、表面接枝法、辐照处理法和新兴的原子力显微探针震荡法,并结合具体聚合物材料有重点的详细介绍了改性方法及其改性机理。关键词:聚合物;表面改性;应用聚合物在日常生活及化工领域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这些聚合物表面的亲水性和耐磨损性较差,限制了聚合物材料的进一步应用。为了改善这些表面性质,需要对聚合物的表面进行改性。聚合物表面改性是指在不影响材料本体性能的前提下,在材料表面纳米量级范围内进行一定的操作,赋予材料表面某些全新的性质

2、,如亲水性、抗刮伤性等。聚合物的表面改性方法很多,本文综述了溶液处理方法、等离子体处理法、表面接枝法、辐照处理方法和新兴的原子力显微探针震荡法。下面将结合具体聚合物材料详细介绍各种改性方法。1溶液处理方法1.1含氟聚合物PTFE或Teflon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化学稳定性、电性能以及抗水气的穿透性,所以在化学和电子工业上广泛地应用,但由于难粘结,所以应用上受到局限。为了提高粘结性能,需对表面进行改性,化学改性的方法通常用钠萘四氢呋哺液溶处理它。此处理液的配制是由1mol的金属钠(23g)一次加到1mol萘(128g)的四氢呋喃(1L工业纯)中去,在装有搅拌及干燥管的三口瓶

3、中反应2h,直至溶液完全变为暗棕色即成[1]。将氟聚合物在处理液中浸泡几分钟,取出用丙酮洗涤,除去过量的有机物。然后用蒸馏水洗。除去表面上微量的金属。氟聚合物在处理液中浸泡时,要求体系要密封,否则空气中氧和水能与处理液中络合物反应而大大降低处理液的使用寿命。正常情况处理液贮存有效期为2个月。处理后的Teflon与环氧粘结剂粘结,拉剪强度可达1100~2000PSi。处理过的表面为黑色,处理层厚低于4×10-5mm时,电子衍射实验表明处理过的材料本体结构没有变化,材料的体电阻、面电阻和介电损耗也没有变化,此方法有三个缺点:一、处理件表面发黑,影响有色导线的着色;二、处理件

4、面电阻在高湿条件下略有下降,三、处理过的黑色表面在阳光下长时间照射,粘结性能降低,因此目前都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来处理。1.2聚烷烯烃聚乙烯和聚丙烯是这类材料中的大品种,它们表面能低。如聚乙烯表面能只有31×10-7J/cm2。为了提高它们表面活性,有利于粘接,通常需对它们的表面进行改性,其中化学改性方法有用铬酸氧化液处理,此处理液的配方[2]重铬酸钠(或钾)5份,蒸馏水8份,浓硫酸100份,将聚乙烯或聚丙烯室温条件下在处理液中浸泡1~1.5h,66~71℃条件下浸泡1~5min,80~85℃处理几秒钟,此外还有过硫酸铵的氧化处理液[3]。其配方为硫酸铵60~120g,

5、硫酸银(促进剂)0.6g,蒸馏水1000ml,将聚乙烯室温条件下处理20min,70℃处理5min,当用来处理聚丙烯时,处理温度和时间都需增加一些,70℃lh,90℃10min,其中促进剂硫酸银效果不明显,可以去掉,但此处理液有效期短,通常只有lh。这两种处理方法,效果都不错。1.3聚醚型聚氨酯WrobleskiD.A.等[4]对聚醚型聚氨酯Tecoflex以化学浸渍和接枝聚合进行表面改性。且用Wilhelmy平衡技术测定接触角,结果表明,经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和PEG化学浸渍修饰表面,以及用VPHEMA对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及其钠盐(AMPS和N

6、aAMPS)光引发表面接枝。其表面能增大,表面更加亲水。化学浸溃使前进和后退接触角降低20和30~40度,而接枝修饰使前进和后退接触角降低10~30度和30~70度。1.4橡胶丁苯橡胶和丁睛橡胶通常不好胶接,表面需要改性,其方法先将表面用甲醇擦洗,然后用细的金钢砂布打磨,再放在浓硫酸中浸泡4~8min(室温),取出水洗之再放入2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浸泡5~10min,取出用水冲洗、烘干,这时在柔软的表面上可出现一层坚硬的环化表皮,这种处理方法,效果很好[5]。2等离子体处理法低温等离子体对聚合物表面的改性,一般来说包括两个方面,即等离子体聚合与等离子体表面处理。2.1

7、等离子体聚合冷等离子体聚合是聚合性气体在辉光放电的等离子体状态下发生的聚合反应,过程很复杂,通常有两种机理,其一为等离子体引发聚合机理,称为PIP(PlasmaInducedPolymerization)即聚合物材料表面被等离子活性粒子A*引发而产生自由基R·,这些自由基能与引入到体系中带有反应基结构(如双键)的有机分子单体发生聚合,如合成纤维表面被等离子活性粒子引发产生自由基R·,即成为乙烯类单体聚合反应点,最后在纤维表面上聚合一层薄薄的涂层(其厚度一般为50~500A)。改善了表面性能,这种涂层不但性能优异,而且可以根据需要剪裁。当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