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ID:34285705

大小:7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4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_第1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_第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_第3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地形图的判读》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读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2.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不同山体部位,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山坡的陡缓。3.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说明主要地形类型及特征。4.利用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并判读剖面图。过程与方法1.通过山体模型,分层转换为等高线地形图,学会阅读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2.通过用彩笔涂色,认识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原理。3.通过绘制、分析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势高低起伏,学会读图和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小组合作,增强交流、合作意

2、识和能力。【重点与难点】1.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土地上,珍藏着无数美丽而神奇的天然艺术作品。有广阔无垠的平原,有俊秀挺拔的高山,有高低起伏的丘陵,也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高原和物产丰富的盆地。(展示平原、山地、丘陵、高原和盆地的景观图片)但是能够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的地图却是平面的。那么,如何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转化到平面图上?地形图又是怎样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的

3、呢?这一节我们一起来学习“地形图的判读”。二、新课讲解(一)等高线地形图1.读图1.35地面高度的计算(导学):知道地面高度的计算,海拔和相对高度。(讲解):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2.读图1.36等高线示意(导学):明确等高线定义、特征和等高距,了解等深线。(讲解):等高线: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等高线特征: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等高距:每两条相邻等高线的高差。等深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动画页:播放视频《等高线地形图原理》3.判断坡度的陡缓(

4、导学):根据山地实体图和等高线地形图来判断山体坡度的陡缓。(讲解):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4.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导学):展示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图和对应的实体图,分析等高线分布特征。(讲解):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鞍部:两座山峰之间。陡崖:等高线重叠。5.读图1.37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山体部位(导学):判读不同山体部位的等高线分布(讲解):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盆地。6.活动:认识不同地形部位的等高线特

5、征(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导学):读图1.38比较一下从B点爬到山顶A容易,还是从C点爬到山顶A容易?为什么?(讲解):从C点爬到山顶A容易,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坡度的陡缓,C点到山顶A比B点到山顶A的等高线稀疏,坡度比较缓,爬山容易。(二)分层设色地形图1.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可以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起伏状况。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雪山。2.读图1.43分层设色地形图(导学):陆地表面地形有山地、

6、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分析五种地形海拔和地面起伏状况。(讲解):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大。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动画页:播放视频《陆地表面五种地形》3.活动:认识地形类型(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导学):看图1.40、图1.41、图1.42,比较它们的差异。(讲解):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

7、为和缓。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三)地形剖面图1.地形剖面图: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绘制的,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直观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2.活动:绘制地形剖面图(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三、知识拓展:中国水准零点四、课堂练习1.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1)甲地的海拔为1500米乙地的海拔为500米(2)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1000米(3)地面的高低一般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起伏大小一般用相对高度来表示.2.读“等高线地形图”:(1)写出数字代表的山体部位名称:①是山峰;

8、③是鞍部;④是山脊;⑤是山谷;⑥是陡崖.(2)①与②是实地距离大约是3千米.(3)沿着什么路线爬到山顶比较容易,解释原因:沿着④到②路线爬山容易,因为等高线稀疏,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