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福建教师招考心理学重点

2010福建教师招考心理学重点

ID:34288288

大小:159.8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3-04

2010福建教师招考心理学重点_第1页
2010福建教师招考心理学重点_第2页
2010福建教师招考心理学重点_第3页
2010福建教师招考心理学重点_第4页
2010福建教师招考心理学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福建教师招考心理学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研究对象和作用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正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是研究的核心内容)、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包括教学之前对教学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学习与教学的要素: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

2、作用。这一要素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第二是个别差异。2、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3、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4。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5、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物质环境包括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  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一)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1、为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2、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3、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二)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1、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2、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  第二节:教

3、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与趋势  一、发展概况:四个时期(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个角度建立起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他的教育心理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人类的本性,第二部分讲学习心理,第三部分讲个别差异及其原因。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文教育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四)完善时期:特点: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布鲁纳在199

4、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第一、主动性研究,第二、反思性研究、第三,合作性研究;第四、社会文化研究。  我国: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一)新时代教育心理学所面临的挑战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教育心理学为其提供新的学习和教学理论基础。2、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学教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2、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3、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4、研究社会性环境的影响。5、研究情境性环境的影响。6、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7、研究学习环境

5、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8、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概念(含义):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二、我国心理学家:八个阶段: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一)中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1、中学生的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2、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3、认知与情意、个性得到协调发展。  (二)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1、目的更明确,2、持久性

6、明显发展,3、精确性提高,4、概括性更强。  (三)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1、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2、理解记忆成主要的识记方法。3、抽象记忆占优势。  (四)情感发展特点:1、初中生的情感发展特点(1)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与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相关的情感。(2)自相矛盾的情感(3)少年的热情与冲动(4)选择性友谊的建立(5)情感的社会性更加明朗。2、高中生:(1)个性化的情感(2)浪漫主义的热情  (五)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特点:1、中学生的心理比小学生有更大的社会性,在很大程度上则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和环境以及伙伴关系的影响。2、中学阶段是理想、动机和兴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从萌芽到

7、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品德发展和行为选择的重要阶段。3、易走向极端。4、是一个过渡时期,希望受人重视,把他们看成大人,当成社会的一员。  第二节: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皮亚杰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考&试大$在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了“发生认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1、建构主义的发展观: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中实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