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部分中国现代史通史概讲

第部分中国现代史通史概讲

ID:34290977

大小:300.5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3-04

第部分中国现代史通史概讲_第1页
第部分中国现代史通史概讲_第2页
第部分中国现代史通史概讲_第3页
第部分中国现代史通史概讲_第4页
第部分中国现代史通史概讲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部分中国现代史通史概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现代史通史概讲通史坐标通史综述史学界一般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过渡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到1966年“文革”爆发前。(3)“文化大革命”时期:从1966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到1976年粉碎“四人帮”。(4)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一、过渡时期[史实要点]阶段时间政治、外交经济科技、思想、文化选修建国初1949~1952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首次访苏、《中苏友好同

2、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没收官僚资本、土地改革、稳定物价、布拉吉和列宁装婚姻自由、建立新型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毛泽东过渡时期1953~1956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双百”方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宪法、三大政治制度、万隆会议、日内瓦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阶段特征]1.时间:1949年10月~1956年12月。2.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3.阶段特征:这一时期是我国建国以来各项工作搞得最好的时期之一。我国成功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顺利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政治上,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

3、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提供了基本政治框架。这一时期,《共同纲领》是指导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1954年一届人大的召开和宪法的颁布结束了《共同纲领》代宪法的使命,政协则成为民主监督的参政议政组织继续存在。1956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标志着政协制度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了新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2)经济上,新中国成立后,着手恢复经济,1952年底国民经济根本好转。1953年出台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3)外交领域,新中国成立之初,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战略,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并积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件外交大事。(4)思想文化领域,新中国成立后,科技上,取得了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多项成就;教育事业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活跃了文化艺术界。4.主干知识:(1)必修一(政治外交方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1954年宪法。外交方面的一个事件(中苏建交)、二次会议(日内瓦

5、,万隆)、三大政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一边倒)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必修二(经济建设):农业(1950~1952土地改革,1953~1956农业合作化)、工业(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对个体手工业的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1950~1952合理调整,1953~1956赎买政策与公私合营)。(3)必修三(文化):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新中国的扫盲教育。(4)选修四(人物):毛泽东、李四光。[解题探究](2013·潍坊期中,节选)阅读材料:表3 1928、1940年苏联主要产品产量简表项目1928年1940年增幅(%)钢(万吨)4301830326煤炭(万吨)

6、355016600368棉纺物(亿米)26.7839.5448谷物(万吨)7300955031表4 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项目1952年1957年增幅(%)钢(万吨)135535296煤炭(万吨)66001310098棉纺物(亿米)38.350.532谷物(万吨)163921950519表3据王斯越《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编制,表4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请回答:据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和五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相似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解题思路]审材料 ①审表头时间——1928年、1957年正处于中苏一五计划,优

7、先发展重工业时期。②审表格项目——工农业产值增长,但工业项目增幅远高于农业项目增幅。联所学 中苏以五年计划的方式开展工业化,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失调、农业牺牲太多是其共同特点。审设问 “共同特点”,“存在问题”——需结合所学及材料综合分析,此处特点强调的是,一定不要忽略了材料信息。答案 特点:①工农业产值都增长,②优先发展重工业,③工业产值增幅高于农业。问题:①农轻重比例不均衡,②农村、农民、农业牺牲较大,③不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④计划经济与经济规律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冲突等。方法总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