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七上语文试卷(第六单元)答案

2009届七上语文试卷(第六单元)答案

ID:34291280

大小:5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4

2009届七上语文试卷(第六单元)答案_第1页
2009届七上语文试卷(第六单元)答案_第2页
2009届七上语文试卷(第六单元)答案_第3页
2009届七上语文试卷(第六单元)答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2009届七上语文试卷(第六单元)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9届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第六单元)班级:座号:姓名: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及应用(35分)1、文学常识填空(14分)(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是我国古代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南宋朱熹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4分)(2)《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木兰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并称为乐府诗中的“双璧”。(3分)(3)王勃(650-

2、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唐代著名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1分)(3)假如你是参赛选手,请你根据作品补充故事情节。(3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孙悟空;孙悟空;孙悟空。(大闹天宫、偷吃人参果、斗假猴王、三借芭蕉扇、高老庄降魔等。一个情节1分,必须是孙悟空的情节。)(4)请你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写出对应的作品及人物。(3分)A、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作品:《三国演义》人物:关羽B、天蓬元帅高老庄娶亲作品:《西游记》人物:猪八戒C、解救金氏父女野猪林救豹子头作品:《水浒传》人物:鲁智深2、默写。(10分,每空1分)(1)学

3、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4)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5)《〈论语〉六则》中一些语句流传至今,成了富有生命力的成语,请举三例。温故知新____不耻下问_______诲人不倦_____择善而从等。(6)《木兰诗》战争激烈悲壮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这个成语出自《木兰诗》中的诗句:雄兔脚扑朔,雌兔脚迷离。3、对对子(4分)A、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大陆访问团在祭拜黄帝陵时所说的“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和平一家亲”,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两岸炎黄

4、子孙的共同心声,勾起多少人的思乡之情。请根据下面上联所表达的内容,写出或改写平时所积累的名句,对出下联。(2分)上联:少小离家为异客下联:宽对即可,例如“乡音无改是归人”等即可;“每逢佳节倍思亲”、“乡音无改鬓毛衰”等也可。B、请根据本单元所学课文的内容,为“花木兰替父从军”写一个下联。(2分)上联:花木兰替父从军下联:孔文子拜师学艺、(陈元方严词责友)等4、创新题(4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周末综合文艺节目中曾有猜谜这个项目。节目主持人解释说:“4谜面是个成语,故意改动一个字,要求用另一个成语来说明这一现象。”如“入花三分”,谜底则是“移花接木”;“妙手回秋”,

5、谜底则是“春去秋来”。请按此方法猜下列谜语。“零装待发”的谜底是:化整为零“登堂入狼”的谜底是:引狼入室5、读《论语》六则,仿佛在聆听一个渊博的长者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你能结合文中有关语句谈谈你读后的体会吗?(3分)例:A:读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懂得了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巩固的道理。  B:读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知道了做人必须有宽广豁达的胸怀。  C:读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懂得了求知要把学习和思考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学有成效的道理。  D:读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懂得了求知既要有好学的精神,同时又要有虚心请教、不懂就问的态度。

6、二、文言文阅读理解(65分)1、用正楷字在下列方格中默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并回答下列问题。(共8分)□□□□□□□□□□□□□□□□□□□□□,□□□□□□□。□□□□□□□,□□□□□□□。□□□□□□□,□□□□□□□。□□□□□□□,□□□□□□□。(1)默写(4分,错1字扣1分,扣完为止)(2)颔联中的两个典故,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表达了诗人十分复杂的心情。阔别已久,今朝归来,人事全非,抒发了无限怅惘的心怀。(或暗示贬谪时间长,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的心怀。)(3)颈联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2分)答:这

7、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2、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个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

8、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1)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