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林教学设计

刘桂林教学设计

ID:34301883

大小:50.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5

刘桂林教学设计_第1页
刘桂林教学设计_第2页
刘桂林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刘桂林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新城小学刘桂林一、教学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就是要改变原有单一、被动、僵化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进行学习。《语言的魅力》是一篇打动人心的文章。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街头,有一位盲老人在乞讨,他的身边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道“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是没有人帮助他。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在牌子上添加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结果,巴黎街头的行人

2、变了,他们从对盲老人泠漠无情,到热情相助,老人获得帮助后心底漾出了喜悦之情。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一个独立的阅读个体,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给学生一个独立学习的空间,鼓励他们自主地阅读,积极地思考,并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语言的魅力,在表达、思维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情分析本课时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相比具有比较强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有着

3、强烈的好奇心与动手操作的能力。他们喜欢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取知识,喜欢在玩中学,喜欢在做中学,喜欢在想中学,喜欢在用中学。对周边的事物产生着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但不能自觉地从生活中进行学习,也不能很好地把语文知识用于生活中。在学习的方式上,存在着单一式的学习,缺乏合作学习的习惯,不能做到与人交流,与人对话。喜欢受到表扬或赞美,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是很幼稚的见解。三、教学内容分析《语言的魅力》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给一位双目失明的行乞老人的木牌上加了几个字,帮助老人行乞的事,说

4、明了恰当地运用语言文字,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和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 四、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3、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诗人添上那几个字产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语魅力。  难点:理解第六自然段,学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六、教学策略1、以文本为核心,在多向的对话中实现对语言魅力的感悟处理这节课的教材不再是平推式地逐段讲解、提问,而是整体入手,把握住重点。2、利用有扩散点的教材,还可以进行读

5、、写、说的训练。七、教学媒体1、多媒体教室2、《语言的魅力》自制课件八、课时安排:1课时九、教学过程:  (一)、谈话:    师板书“魅力”,指名读。    师: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魅力”这个词,“魅力”是什么意思?    这节课我们学习“语言的魅力”(板书“语言的”),课文是要告诉我们什么有魅力?  (二)、自由读全文:    读后用简短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摘出重点句:    通过读书,你认为没有魅力的语言是哪一句?(板书:我什么也看不见)    有魅力的语言又是哪一句?(用红笔在其上方补充“春天到

6、了,可是”)  (四)、默读课文:   1、从哪看出这句话没有魅力?(读好第1-3自然段)    自读、画批,读后全班交流,谈谈自己的理解。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体会:   (1)抓住“无动于衷、淡淡一笑、姗姗而去”等词语体会。   (2)从老人的神态、语言去体会。   (3)从老人收入的情况去体会。   2、从哪看出添上几个字以后就变成了有魅力的语言?(读好第4、5自然段)    引导学生从老人神态的变化、收入的变化去体会。    师过渡:还是这条繁华的巴黎大街,还是这个衣衫褴褛、双目失明的老人,前后却发生了那么大的

7、变化,这里我们会产生怎样的问题去探究呢?(引导学生提问:这到底是为什么?)    教师勾画板书。(用木牌形状把这句话框起来)    学生齐读板书: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教师读。(读出感情,给学生以示范。)    学生再读。 (五)、自由读第六自然段。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教师边演播描绘春天美景的课件,边深情地说:的确,对一个正常人来说,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语,那流水人家……这一切多美呀,多么令人陶醉呀!可是,对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却是一片添黑

8、(屏幕随之变黑)    你心里是什么滋味?    感情朗读第六自然段。    指名朗读。(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把自己内心的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试背。    师小结:改动后的这句,使人从无动于衷(板书)到纷纷相助(板书),这句话之所以有魅力,就在于它能——打动人心(板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