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 凤山高中106学年度升学录取榜单

第二章 - 凤山高中106学年度升学录取榜单

ID:34313335

大小:5.42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04

第二章 - 凤山高中106学年度升学录取榜单_第1页
第二章 - 凤山高中106学年度升学录取榜单_第2页
第二章 - 凤山高中106学年度升学录取榜单_第3页
第二章 - 凤山高中106学年度升学录取榜单_第4页
第二章 - 凤山高中106学年度升学录取榜单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 - 凤山高中106学年度升学录取榜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二章維持生命現象的能量一、能量的來源※生物依其獲取養分的方式,可分為「自營生物」和「異營生物」’種類定義自營生物光自營生物具有光合色素吸收光能,藉光合作用將無機物轉變為有機物例:植物、藻類、藍綠菌、綠硫菌、紫硫菌化學自營生物l不具葉綠素,無法行光合作用l利用氧化作用釋出能量,將無機物轉變為有機物例:亞硝酸菌、硝酸菌、硫化菌異營生物無法利用無機物合成生長所需的有機物,需直接利用有機物維持生命例:消費者及分解者二、光合作用(一)定義:植物利用光合色素吸收光能,並將之轉換成化學能,利用化學能將二氧化碳合成醣類的反應過程。(二)場所:葉綠體,為具有內膜與外膜之雙層膜胞器,內膜之內包

2、含類囊體及基質。1.類囊體:為單層膜構造,膜上具有許多光合色素及電子載體,進行光反應場所。2.基質:濃稠液體,含有許多進行碳反應所需酵素。(三)過程:分為光反應與碳反應。三、光反應※光反應:過程包括光系統吸收光能、水的分解、電子的傳遞、合成NADPH與ATP。場所;葉綠體的類囊體11(一)光合色素:分成葉綠素與類胡蘿蔔素二類。光合色素葉綠素類類胡蘿蔔素類葉綠素a葉綠素b葉黃素β-胡蘿蔔素分子量次之(C55H72O5N4Mg)最大(C55H70O6N4Mg)次小(C40H56O2)最小(C40H56)顏色藍綠色黃綠色黃色橙黃色吸收光譜吸收紫、藍、橙、紅光吸收藍紫光功能光合作用主

3、要色素光合作用輔助色素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1.協助吸收光能,傳給葉綠素a2.類胡蘿蔔素可保護葉綠素,避免強光對葉綠素造成破壞※補充光合色素花青素分佈類囊膜液泡中性質不溶於水溶於水作用參與光合作用使花朵和果實呈現顏色特性對紅光、藍光吸收效果最佳酸性呈紅色,鹼性呈藍色(二)光系統1.為葉綠體的類囊體膜上吸收光能的單位。2.光系統由數百個葉綠素a、葉綠素b及類胡蘿蔔素等分子組成,並具有由葉綠素a與特定蛋白質構成的反應中心。※光系統=反應中心+天線色素複合體111.依發現的先後順序而分為光系統I與光系統II。光系統光系統I(PSI)光系統II(PSII)反應中心一對葉綠素a分子()一對

4、葉綠素a分子()組成色素葉綠素a、葉綠素b及β胡蘿蔔素葉綠素a、葉綠素b及葉黃素吸光度最高的波長700nm(遠紅光)680nm(紅光)註:PSI和PSII二者的反應中心內的葉綠素a是相同的色素,但與之相連的蛋白質不同,故對不同波長的光吸收度不同2.光系統均藉由天線色素吸收光能,傳遞給下一個色素分子,最後將能量匯集給反應中心葉綠素,激活電子,使反應中心失去電子,引發電子傳遞(三)電子傳遞鏈:1.由位於類囊體膜上一系列的電子載體(電子攜帶者)所組成,可依序傳遞電子。2.電子傳遞方向:光系統的反應中心所釋出的高能電子(e–),由較高能階的電子載體傳遞至較低能階的電子載體,電子載體的

5、能階逐漸降低,並逐步釋出能量。(四)光反應的過程分為非循環式電子傳遞鏈和循環式電子傳遞鏈結果:引發兩對電子傳遞(4e-),需要分解2H2O,產生2ATP、2NADPH、1O21.非循環式電子傳遞鏈:過程:光→PSII(發生光水解作用)→電子傳遞鏈(形成ATP)→PSI→電子傳遞鏈11(形成NADPH)產物:ATP、NADPH、O21.循環式電子傳遞鏈過程:光→PSI→放出電子→電子傳遞鏈(形成ATP)→PSI產物:ATP(五)ATP的形成1.由葉綠素aP680與P700所釋出的高能電子經電子傳遞鏈時釋出的能量,能將基質中的H+打入類囊體內腔,以及水的分解產生的H+也蓄積於類囊

6、體內腔,造成類囊體內腔的H+濃度高於外側的基質,產生H+濃度梯度。2.在類囊體膜上有一種膜蛋白,稱為 ATP合成酶 ,當類囊體內腔的高濃度H+經由ATP合成酶擴散至類囊體外側的基質時,所釋出的能量能驅動ADP+Pi→ATP,此過程稱為光合磷酸化作用。11四、碳反應定義:利用光反應產生的ATP與NADPH,將固定成醣類,又稱「卡爾文循環」。場所:在葉綠體的基質條件:藉基質內酵素催化,不需照光也可進行過程:碳反應可分為三個階段步驟目的反應簡式1.固定固定產生的第一個物質為PGA(三碳物質)2.還原作用(1)利用ATP和NADPH,將PGA還原形成PGAL(三碳糖)(2)部分PGA

7、L離開循環,用來形成蔗糖或澱粉12PGA→→→12PGAL3.再生作用利用ATP的能量將PGAL再生成RuBP(五碳糖)1.2PGAL→果糖磷酸→葡萄糖磷酸→蔗糖、澱粉。2.10PGAL→6RuBP光反應碳反應進行場所葉綠體類囊膜葉綠體的基質參與物質光、葉綠素、水、NADP+、ADPATP、NADPH、H+、CO2能量來源光能化學能影響因素光、水分溫度、CO2、酵素進行時間有光下有光、無光均可進行產物ATP、NADPH、O2醣類能量變化光能→化學能化學能→化學能五、植物固定CO2的三種類型11植物固定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