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D:34327059

大小:103.1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5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选(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共25题每题2分总分50分)1.“孝”作为中国人的传统美徳,是维护家庭和睦、安定最基本的道徳规范。与“孝”这种传统美徳的形成关系最为密切的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帝

2、JD.宗法制2.某历史老师在讲授某知识点时举例:“从一棵树上剪下一根分支移栽,该分支会成长为一独立树干。”他旨在说明()A.分封制下中央地方的实力消长B.宗法制下大小宗之间关系C.郡县制下地方政府的割据倾向D.行省制下中央集权的加强3.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建国”,诸

3、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立家”,对士、庶而言,他们把白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说明()A.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B.家国同构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C.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D.周代血缘政治弱化了贵族特权地位4.“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这反映出分封制()A.血缘关系为唯一纽带B.已实现权力高度集中C.具有等级森严的特点D.体现王权与神权结合5.柏

4、杨在《中国人史纲》中把周王朝实行的某种制度称为“亲属等差递减制度”,并认为这一制度虽然不能断绝但至少成功地阻止或避免更多的明谋、流血和战争,它的力量影响中国社会达三千年之久。其评价的是()A.国与国的关系B.嫡长子继承制C.分封制D.三公九卿制1.“秦始皇不搞国中之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几年一换,不用世袭制度。”材料主要肯定秦始皇()A.创立皇帝制度A.设立三公九卿制度B.推行郡县制度C.开创中央集权制度2.秦朝在郡一级地方,除了郡守以外,设有郡尉和郡监两个郡一级2官。郡尉和郡监与郡守平级,可自行任命署吏,直接听命于中央。与此相似的

5、是,在一县之内,亦分别设置令(长)、尉、监。由此可见,秦朝()A.地方所有署吏均由中央任命B.中央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C.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系D.中央军政大权均掌握在皇帝手屮3.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官员上朝礼仪日渐宽松和谐C.中央的权力FI益向帝王集中D.君臣关系由隶属演变为平等4.有学者说,“秦朝这一制度构成了严密的中央统治体系,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这一制度”是指()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C.御史制度D.郡县制度1

6、0•“在宰相制度的变革中,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宰相的人数增加,形成一种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集体权力,对皇权的制约有所加强”。以下最能体现这一趋势的是()A.秦朝三公九卿制B.汉朝刺史制度C.唐朝三省六部制D.元朝的行省制度11.有学者在评论屮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从而将全国精英吸到了国家管理网络中,最大限度地消弭了士大夫离心离德的可能。”这一制度应是()A.郡国并行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12.封驳就是封还君主失宜的诏令而不下行,驳正臣下有误的奏章而不呈递。北宋前期,机密公文、皇帝的诏命、宰相和枢密的公文都要经

7、过银台封驳司的审查,才能发放有关部门执行。古代封驳制度()A.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君主专制B.降低了行政效率C.有利于促进权力运行程序化D.限制了皇权滥用13.王定保在《唐摭言》中提到:“三百年来,科举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级(喻显贵)望Z继世。孤寒失Z,其族馁矣;世禄失Z,其族绝矣。”由此可知该制度()A.打破了贵族特权B.加强了中央集权C.提高了官员素养D.实现了社会平等14.“自边徼犬牙万里之远,皆上所自制命。一郡之内,兵一官也,财一官也(兵权和财权分别有专官掌控),彼监此临,互无统属。”材料描述的局面应当是()A.秦朝普遍推行郡县制度B.唐朝建立

8、起人一统政权D.清C.北宋解决地方割据向题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11.《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白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削弱诸侯国势力B.恩泽贵族C.实现民族交融D.增加税收12.“或谓宋之弱,由削节镇之权故。夫节镇之强,非宋(国家)强也。强干弱枝,自是立国大体。(唐)二百年弊穴,谈笑革之。终宋世无强臣之患,岂非转天移日手段?”材料揭示出宋朝()A.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B.君主专制权力得到加强C.根除了地方割据基础D•中央能够有效控制地方13.中国古代监察机构是

9、由御史和言谏两部分组成。御史职能主要是打击贪腐,言谏是以匡正君主施政中的缺失为目的。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