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外阑尾炎诊治体会

腹膜外阑尾炎诊治体会

ID:34329245

大小:54.5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5

腹膜外阑尾炎诊治体会_第1页
腹膜外阑尾炎诊治体会_第2页
腹膜外阑尾炎诊治体会_第3页
资源描述:

《腹膜外阑尾炎诊治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腹膜外阑尾炎诊治体会郁金吉(江苏省泰州市姜垠区城中社区卫牛服务中心江苏姜垠225500)【摘要】目的探讨腹膜外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分析木院2009年7月至2013年6月的19例腹膜外阑尾炎的临床治资料;结果木组19例腹膜外阑尾炎均获得痊愈,术后未发牛并发症;结论腹膜后位阑尾炎较少见,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易穿孔或形成脓肿,必须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一经确诊尽早手术治疗。【关键词】腹膜外阑尾炎手术治疗【中图分类号】R656.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3-0227-02阑尾炎为外科常见病,大多数阑尾位于腹腔内,典型病例不难诊治,但少部分病例

2、可因异位等原因造成误诊。自2009年7月至2013年6月我院共收治腹膜外阑尾炎19例,现就其临床诊治特点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木院2009年7月至2013年6月因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证实为盲肠后腹膜外位型的患者19例,年龄14〜69岁。木19例均按一般阑尾炎施行剖腹手术,选用硬膜外麻醉,手术均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完成。术中腹腔内沿结肠带寻找阑尾缺如,直视下发现阑尾位于腹膜外,打开侧腹膜,行阑尾切除、残端包埋术。坏疽型阑尾炎经腹腔放置引流管,术后均常规应用抗牛素。19例病理报告均为急性阑尾炎(单纯性、化脓性、坏疽性),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随访复查,无术后并发

3、症发牛。1.2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术前一般情况、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术后住院时间等。2、结果2.1患者术前一般资料评估见表1。患者发病年龄、有无腹部手术史、病理类型分别见表1。2.2对患者在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术后最高体温、术后住院时间等分别见表2。术中出血量根据术中粘用纱布累计得出,术后体温升高排除上呼吸道感染等其他发热因素所致。表1患者一般资料比较3讨论3.1盲肠后腹膜外阑尾炎较少见,因其阑尾位于后腹膜外,一旦发生急性炎症,易穿孔或形成脓肿,虽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但仍具有阑尾炎所共有的特性。首次发病初期,其腹痛亦在上腹或脐周。大多数病例有典型转移

4、性腹痛病史,亦符合复发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早期一-般症状为腹痛、腰痛、发热、恶心、呕吐、厌食,便秘或腹泻。体征为右下腹深压痛,右腰部叩压痛,腰大肌试验阳性,可能出现Tomas征阳性,白细胞增高,对疑似患者应注意询问腹痛史,对复发病例要追问首次发病腹痛史。辅以尿常规、腹部尿路平片和阑尾区深压痛等检查,借以排除腰肌炎和输尿管结石。对腹膜外阑尾化脓型的诊断,除详细询问有关腹膜外阑尾炎的腹痛史外,行腹膜后诊断性穿刺,抽岀粪臭味脓液确诊,对防止误诊具有重要意义。3.2本组资料显示腹腔外组中出血fi(15.54±1.67)mL,K因素是腹壁切口小,手术技巧及操作者的熟练程度减少了手术中

5、出血量。术后24h内肠功能恢复率腹腔外组36.84%(7/19),术后最高体温大于或等于37・8°C者腹腔外组42.11%(8/19),术后住院时间腹腔外组(7.29土0・5)d,认为腹膜外阑尾行手术切除对腹腔干扰小、术中术后出血少、肠功能恢复快等优势。3.3腹膜外阑尾炎的处理,应早期切除阑尾,去除原发病灶。术中先在骼窝内寻找到盲肠,沿三条结肠带想盲肠顶端寻找阑尾根部,如仍未找到,应考虑盲肠后位阑尾的可能,剪开侧后腹膜,内翻盲肠寻找阑尾,在手术方法上要防止腹腔污染,尽量保证腹膜腔的完整性。术前已确诊者,术中沿腹膜外侧分离至腹膜后间隙,切除阑尾[1]。已形成脓肿者,则清除脓液,尽量切除阑尾

6、,根部荷包包埋,放置腹腔引流,按上述方法操作,处理阑尾和腹膜外脓肿。本组病例,遵循上述处理原则,术后经过均顺利。参考文献⑴黄洁夫腹部外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98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