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试卷四川大学附中度上高二语文期中考试.doc

高二语文试卷四川大学附中度上高二语文期中考试.doc

ID:34332357

大小:7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5

高二语文试卷四川大学附中度上高二语文期中考试.doc_第1页
高二语文试卷四川大学附中度上高二语文期中考试.doc_第2页
高二语文试卷四川大学附中度上高二语文期中考试.doc_第3页
高二语文试卷四川大学附中度上高二语文期中考试.doc_第4页
高二语文试卷四川大学附中度上高二语文期中考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试卷四川大学附中度上高二语文期中考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www.gaokao.com四川大学附中05-06学年度(上)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注: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出题范围:人教版第三册一、二、五单元。出题人:赵丕德声熊处乃木跛爻西西第Ⅰ卷(共39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葳蕤(wēi)摧藏(zàng)泣涕涟涟(lián)体无咎言(jiù)B.哽咽(yè)窈窕(yǎotiǎo)自我徂尔(cú)咥其笑矣(xì)C.谬误(miǜ)仇雠(chóu)铿然有声(kēng0如弃草芥(jiè)D.瑰丽(gūi)编纂(cuàn)毛骨悚然(sǒng

2、)否泰如天地(pĭ)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喷薄       终成眷属      倾圮        磐石  B.舳舻       信誓旦旦      狼籍        斑澜C.穴罅       否极泰来      意断        伶俜D.提练       夙兴夜寐      樊笼        侥幸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或熟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透露,我们下一步还将发射“神舟”七号、“神舟”八号,之后,将发射一个规模更大的空间站,可以做大量的空间应用_________。②从2003年的非典肆虐到2005年的禽流感暴

3、发,重大事件的信息公开化,_________了人民的知情权,这已成为当今人民生活的常态。③班主任陈老师对班上每个同学的文化学习、体育锻炼和日常生活都非常关心,经常问长问短,_________。④学习是循序渐进的,那种不扎扎实实地学好基础知识就急于做高难度题的_________的做法是不可取的。A.试验    保障    无所不至    舍本逐末B.实验    保障    无微不至    舍本逐末C.试验    保证    无微不至    喧宾夺主D.实验    保证    无所不至    喧宾夺主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长江鱼类资源衰退连连告急,为此武汉市从

4、2005年开始实施旨在恢复长江生物种群结构和生态系统的禁渔令。B.当今社会,歌星、影星多是靓女俊男,中学生崇拜的偶像,他们将青春的热情乃至痴情恣意挥洒,甚至因此荒废了学业。C.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决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考试为惟一目的,围绕应考开展教学活动的做法。D.奥运地区能否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地区,重要标志是要出现新的商业中心,否则,这个地区将来也会有问题。5.选出下面对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A.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B.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C.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D.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

5、/何人/说!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www.gaokao.com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www.gaokao.com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赋、比、兴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法,《诗经》也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B.《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的民歌集,因数量只有十九首而得名。C.“风骚”是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它们分别代表了《诗经》和《楚辞》的最高成就且分别开启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D.“乐府诗歌”原指汉代官府(乐府)从民间收集整理的一部分诗歌,后来泛指各朝民歌

6、和一部分文人创作的具有民歌特色的诗歌。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橘颂》创作时期考人教社版高中《语文读本》(必修)第三册中选录的《橘颂》是屈原的一篇很重要的作品。作为我国第一首咏物诗,它以独特的借物喻人的手法,突出而生动地表现了屈原高洁、坚贞的人格和志趣,因而也是我们了解屈原的一篇佳作。但是关于它的创作时间,直到现在学者们的看法仍有分歧。有的认为它是屈原最早的作品,如诗中有“年岁虽少”句;有的以诗中整体意象表达为远大志向为据,认为是屈原青年时期的作品;有的认为是诗人任外交官出使齐国时作(援引《列子》中“橘生淮南而为枳”的说法);有的则认为它作于

7、顷襄王早期,或认为作于顷襄王后期;还有的认为该作品是诗人遭馋被疏、闲赋郢都时期作,或是早于晚年自沉之前所作。而曹大中先生则撰文断定它是屈原的绝笔。看法如此分歧,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可靠的史料太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对屈原的作品,对屈原的思想、感情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的认识、把握或有不够准确、深入的地方。从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王逸的《楚辞章句》看,就反映出作者对屈原作品包括《橘颂》认识的模糊、矛盾来。如王逸的《九章章句序》中说,《九章》皆屈原“放于江南之野”后作,也就是说《九章》都是顷襄王时的作品。其《橘颂》的“年岁虽少,可师长兮”句注文却说屈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