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团体心理辅导

关于团体心理辅导

ID:34332508

大小:61.1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5

关于团体心理辅导_第1页
关于团体心理辅导_第2页
关于团体心理辅导_第3页
关于团体心理辅导_第4页
关于团体心理辅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团体心理辅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团体心理辅导一、什么是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定怡境下为学生捉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即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或方法,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引导成员共同讨论大家关心的问题,彼此启发反馈,相互分亨经验,从而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或改善和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增进适应能力,以预防或解决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自身的成长。二、团体心理辅导的原则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团体心理辅导是通过对学生的引导、指导、协助和服务,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它是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冇力配合与合理的补充,因此应该面向全体学生

2、。确定心理辅导活动内容时要考虑大多数学生共同需耍与普遍存在的问题。团体活动过程中,耍创设条件,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特别是要给那些内向、沉静、ffii腆、害羞、表达能力差的学生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团体心理辅导的功能与目标冇三个层次:矫治、预防和发展,且预防、发展逼于矫治。也就是说不是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才需耍进行团体心理辅导,而是通过辅导,一方血帮助学生掌握冇关知识和社会技能,学会用有效的、合理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提高人际交往水平,学习自主地应付由挫折、冲突、压力、焦虑等带來的种种心理困扰,减轻痛苦、不适的体验,防止心理疾患的产生,保持正常的生活

3、和学习;另一方面协助学生树立有价值的生活H标,认清白身的潜力和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承担生活的责任,发挥个人的潜能,过健康快乐的生活。3.尺主性原则在团体心理辅导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要允许和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看法,重视学生的童见,移悄理解学生,尊巫学生,不能居高临下的训斥学生,不能讽刺、嘲弄学生,不揭学生“短”,耍无条件地关怀和接纳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理解、尊重和接纳,从而抛开心理上的防范,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作更自由的、深入的探索。4.学生主体性原则心理辅导是一种“助人自助”的过程,它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发展学生自我理解与自我指导的能力、口主把握命运与独

4、立应对生活挑战的主体精神。只冇当学生以主体身份积极加入心理辅导活动时,这一目标才有可能达到。为了贯彻这一原则,首先团体辅导的内容选取与安排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围绕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來进行。其次,教师的备课,教学都要以学生为出发点,要把学生作为团体辅导活动的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在活动设计中要给学生发挥想像力留有余地,在辅导过程中要用鼓励性、商量性的语气让学生发表看法、宜泻惜感,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在与学生的沟通屮,教师应避免使用“你听我说”、“我告诉你”之类的命令式、灌输式口吻。5.活动性原则中小学的认知、情感、个性、社会适应性的提高和健康发展离不开学习、交

5、往、劳动等实践活动,因此,针对中小学生的问题所开展的辅导内容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应围绕辅导目标,尽可能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模拟情境中去讨论、体验、训练等。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和主题班队会的区别一、目的不同团体心理辅导和主题班队会的总H标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团体心理辅导的H的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潜能,即让学生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共巫点在帮助;而主题班队会活动的目的是按照社会的要求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其重点在教育。二、内容不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和主题班队会内容冇交叉,但也各冇侧巫。主题班队会主要内容为解决班集体的建设问题,如班风班纪、班级形象、达

6、标创优、维护集体利益等,或者是组织一些冇时代色彩、政治意义的主题活动,如学雷锋做好事、纪念香港冋归及其他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等;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主要内容围绕彳f学生共同关心的自身成长问题,多为个体的人格发展、社会适应、心理成长方面的主题,如认识白我、调节不良情绪、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如何学习等等。三、方法不同主题班队会主要采用讲故爭、讨论、专题报告、成果汇报、才能展示、经验交流等方法;心理辅导活动课专业性强,它要求教师运用“倾听”、“关注”、“理解”、“同感”、"回馈”、“重述”、“引导”、“面质”、“具体化”及“行为训练”等辅导技巧

7、与辅导艺术。主题班队会往往是把具体的方法教给学生;而心理辅导则强调让学生在活动中口己学会应对的方法。当然,现在很多教师也把心理辅导的技术和方法借鉴过来,如心理游戏、角色扮演、换位思考等,从而増加了主题班会的活力和趣味。四、教师的角色不同主题班队会教师往往是幕后导演或前台主持;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教师则更多像一个帮助者和协助者,是学生的朋友、参谋甚或是“同伙”,在活动中和学生一样,也可以敞开自己的心灵,学生是完全处于开放状态的,是和教师平等对话的,是可以自由表达个人内心感受的。五、原则不同主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